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工商大学公管学院835公共行政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效率

【答案】行政效率是指一个行政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总产出与行政总投入的比率。用公式表述为:行政效率一行政产出/行政投入。它含有效益要素、经济要素和时间要素。其重要性表现在:①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追求的目标; ②提高行政效率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证; ③行政效率高低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④行政效率是检验行政改革成果的客观尺度。

2. 行政改革

【答案】行政改革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行政管理的诸方面因素进行的调整和变革。它包括行政责权的划分、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人事制度、领导制度、行政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

行政改革是行政主体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而进行的自我调整、变革过程。由于国情不同,同一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也往往有别。因而行政改革的内容、力一式各有不同。就改革的基本类型看,行政改革有“调适型”、“转轨型”和“发展型”改革三种; 就改革的基本方式看,有“突变式”和“渐进式”两不中。

3. 行政生态平衡

【答案】行政生态平衡主要指行政职能的确定、行政机构的设置、行政系统运行的机制和方式等与行政环境相适应,取得改造行政环境的实际成果,而行政环境也具备了行政管理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构成行政环境的各种条件和要素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行政管理本身没有严格的好与坏的区分,只有适应其现状的行政管理才是最理想的行政管理,这是行政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之一。行政生态学答:行政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行政现象和事实的科学,涉及到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和生理环境四个方面,其研究的基点,在于政府赖以生存和运作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强调政府与其环境的互动和动态平衡。它的创立开辟了行政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视角,标志着行政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行政生态学的形成是行政管理实践提出的要求,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开始注重行政管理的外部环境。集生态行政研究之人成,用生态理论和模式来解释行政现象的则是美国人利格斯。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法”和物理光谱分析上的概念,从社会经济出发,将行政模式分为融合型、衍射型和棱柱型三种,反映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水平,因而能够适用和解释现代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和开发中社会国家的行政现象。为通过比较确定各种行政类型的特质

提供了一种研究框架。

4. 行政组织结构

【答案】行政组织结构是指构成行政组织的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它包括行政组织各成员、单位、部门和层级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联系、沟通方式。结构合理、运转灵活的行政组织是实现行政目标,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组织保证。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最重要的是纵向、横向结构,它是行政组织系统中的基本框架。

5. 威尔逊

【答案】威尔逊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校长,后任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和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他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一文被认为是行政学发端的标志,威尔逊的主要贡献是:

(1)强调了公共行政活动及其研究在所有国家现象中的特殊意义。威尔逊认为传统的论证主要集中在政治过程方面,而对如何实施法律则注意不够,应当把研究的重点放到行动的政府方面,即放到政府的行政管理方面。威尔逊还认为,为了效率可以适当牺牲民主,为此,应当建立一门新的学科一一行政学,使民主宪政制度臻于完盖

(2)提出了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认为国家的权力主要是掌握在决定政治的议会和执行政治的行政部门手中。这就从结构上否认了三权分立的学说,提出政治和行政的两分法。

尽管威尔逊的理论并未涉及行政学的基本框架,也并未规定其基本范畴,但他拟定了行政学的内涵,奠定了行政学的基础,因此被认为是行政学的创始人。

二、简答题

6. 行政信息管理体制的内容有哪些?

【答案】建立和完善行政信息管理体制,包括明确行政信息管理的主体、职能配置及其运行机制,主要解决“谁来管”的问题以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主要解决“如何管”的问题,这是实现行政信息有效管理的途径。

(1)行政信息管理的机构

健全行政信息管理机构、组织落实,是发达国家完善行政信息管理体制的重要特点。为实现行政信息管理宏观和微观管理职能,中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基本形成自上而下地建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和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信息化管理机构,统一领导和协调行政信息管理工作。

①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国务院总理和各级政府最高行政领导担任组长。 ②在国务院成立负责行政信息化建设的专门管理部门一一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及与信息化推进有关的信息产业部和属于事业单位性质的信息中心; 与此相适应,地方各级政府都成立了信息产业厅(局)、信息中心。

③在各政府部门内成立行政信息管理的工作部门或机构,一般是部门内部的信息中心、信息

部或情报中心。

④问题。严格来说,在行政信息管理机构设置上,中国目前机构设置还不能适应行政信息化建设从技术导向到政务、管理导向的发展需要,缺乏自上而下的管理行政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性部门设置。因此,应改善行政信息管理机构设置,将其纳入政府组成部门系列,在性质上确定为综合部门,赋予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职能。

(2)行政信息管理职能

科学合理地配置职能,是完善行政信息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行政信息管理职能配置。行政信息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管理两个方面:

①行政信息宏观管理职能

主要从宏观层次上通过国家、地方或系统有关政策、法规、管理条例等来组织、协调国家、地区或系统内部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使信息资源按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不影响国家信息主权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得到最合理的开发和有效利用。

②行政信息微观管理职能

主要指各政府部门内管理机构对本部门行政信息实施具体管理和开发利用下作的职能。

(3)行政信息管理人员

这是指在行政信息管理部门从事行政信息管理规划、信息系统研发与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信息资源管理具体业务工作等活动的行政信息管理专业人员,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和信息管理专业人才。

总之,只有在健全行政信息管理机构的基础上,逐步明确行政信息管理的职能,提高行政信息管理人才的素质,才能实现我国行政信息管理的目标。

7. 简述公共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案】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变革期,政府决策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民众的风险承受心理尚未成熟,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管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多方面的原因让公共危机管理成为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在我国当前社会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增多的状态下,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日益突显。

(1)我国正面临公共危机频发的威胁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制度变迁,社会环境中的非稳定因素增加,同时也增加了不同危机的可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进入“黄金发展期”,也进入了一个危机频发期。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如不及时解决,或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矛盾激化,致使公众心理失衡,在认知、情感上陷入误区,在态度和行为上出现失调,各种社会问题容易诱发公共危机,甚至造成激烈的社会震荡和混乱局面。

②从自然的角度分析,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度高、灾害损失严重。由于受灾害影响的人数较多,自然灾害在中国有着较强的社会性。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