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844行政管理学之行政学导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概念数据库

【答案】概念数据库是最终用户对数据存储的看法,反映用户综合性信息需求。概念数据库一般用数据库名称及其内容(简单数据或复合数据)的列表来表达。

2. 公共伦理与公共责任

【答案】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说,公共伦理的主题就是维持正义,其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公共管理者在维持正义秩序时,将受到公共伦理的鼓励而积极努力,以期实现公众的利益; ②公共管理者将以公共管理伦理为准则,其所掌握的权力的作为将被限制在公共伦理所能容忍的范围之内。二者可以归纳为公共管理伦理的动力与规范力。

公共管理责任可以依据公共伦理与公共责任的关系,分为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主观责任即公共管理者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些社会责任是其价值观、态度和信念的表现,而这些价值观、态度和信念是这个社会上任何人都具有的,但和而不同。客观责任则是公共管理者履行公共管理任务时所承担的责任。客观责任是由公共管理者所处的社会地位、组织、环境等因素所决定的。由此可见,二者是紧密相连的。

3. POSDCORB

【答案】POSDCORB 是美国学者占立克创立的管理七职能说。“管理七职能”是指规划(Planning ),即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总体计划并采取措施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组织((Organizing ),即通过为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对次级结构的安排、确定和协调来建立权威的正式结构; 人事(Staffing ),即为雇佣、培训员工及维持工作的适宜条件而具有的整体的人事功能; 指挥(Directing ),即为制定决策和将决策体现为特殊的和一般的命令及规章制度以及作为组织领导者所承担的持续性任务; 协调((Coordinating ),即为使工作的不同部分相互联系而承担的所有重要职责; 报告(Reporting ), 即使对执行负有责任的人能够随时得到进展情况的信息,包括使其本人和其下属通过记录、研究和检查随时获得信息; 预算((Budgeting ),即与所有以财务计划、账目和监控的形式表现的与预算有关的活动、职能等的统称。

4. 公共领导

【答案】公共领导由“公共”和“领导”两部分构成。公共领导是强调具有“公共性”的领导,是指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体现公共精神而进行的高层次管理活动。公共领导是社会主义中国现代行政领导发展的趋向,也是为之奋斗的目标。其内涵有:①公共领导是具有“公共”精神的领导; ②公共领导是政治或政策型领导:③公共

领导是战略型领导:④公共领导更关注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二、简答题

5. 简述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

【答案】公共危机的应急处理是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部分。由于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和破坏性的特点,危机应对的关键是要迅速反应,尽最大努力控制局势,迅速查明原因,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和事态升级。多数情况下,突发事件在引起政府关注时已经大面积爆发,必须采取系统的应对措施。政府实施公共危机应对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有效地化解危急状态,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1)公共危机应对的工作流程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在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后,各级政府须会同相关部门,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快速反应系统以及分级分类处置的应急平台。,其基本应对流程包括:

①建立应急处理小组,作为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领导和协调机构;

②迅速调查情况和收集信息,作为应对决策的基础;

③综合分析、果断决策、有序应对、控制和隔离

(2)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基本内容

公共危机应急运作机制指以担任应急管理职能的机构为核心,各部门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快速反应,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预警、应对和恢复的组织体系。应急运作机制的总体要求是,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其基本内容如下:

①信息报告。在公共危机发生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的分级标准立即如实向国务院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一般是逐级上报,如有特殊情况,事发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可直接向国务院报告,并同时报告上一级政府。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己采取措施等。

②先期处置。公共危机发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要迅速采取应急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组织开始应急救援工作,在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同时,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并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

③应急响应。当发生、或可能发生公共危机时,应根据预案启动相关应急响应措施。应急响应一般以事发地的省级人民政府为主,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对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或是需要国务院协调处置的特别严重的公共危机,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或实际需要提出,或应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的请示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建议,国务院应急办提出处置建议,向国务院分管领导和协助分管的秘书长报告,经国务院领导批准后启动相关预案,必要时提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

④指挥与协调。在公共危机发生后,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机构应协同防汛抗旱、减灾、抗震

救灾等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按相关预案开展处置工作,这就是公共危机的应急联动机制。

⑤应急结束。当公共危机的应急救援解除或相关的危机因素消除后,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关闭,应急结束。由国务院负责处置的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状态解除,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或者实际需要提出,或由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经国务院应急办审核后,报国务院或国务院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实施。

6. 简述人事行政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人事行政是指国家人事行政机关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和措施,对行政管理活动中的行政人员与行政事务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所实施的一整套管理活动或管理行为,它包括对国家行政人员的录用、考核、培训、交流、奖惩、纪律、工资、福利、退休等方面的规划和管理。这种用人治事的人事行政活动,其目的是实现行政人员与行政事务的最优结合,保证国家公务员队伍的优化、稳定、廉洁、高效,以便更好地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提高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政府职能和目标。

人事行政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国家管理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事行政是提高行政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

公务员的素质与行为,对政府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起着关键作用,甚至决定着政府管理的成败。科学的人事行政管理,能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并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能最有效地提高行政效率,实现政府的管理目标。

(2)人事行政是实现政治稳定、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保证

人事行政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方面,对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和政权建设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事行政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政治稳定,也就是保持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有序进行。科学的人事行政制度,能保证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正常化,不因领导人的更替或发生突发事件而影响“行政机器”的运转。这是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影响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3)人事行政的发展与完善能有力地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

政治民主的主要内容,包括公民在政治上享有的各种权利受到法律保障,公民有权参与国家管理,有广泛的参政议政渠道,有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行监督等。人事行政的发展与完善为政治民主化的实现开辟了有效的途径。按照国家公务员考录制度的规定,实行公开考试、竞争择优的进入机制,每个公民都有权利报考公务员,经过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录用考试,一部分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直接参与政府管理工作。

(4)科学的人事行政管理,能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极大地推动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要依靠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化和科学技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