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29地球科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举例说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营养级构成。
【答案】(1)食物链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内不同生物之间类似链条式的食物依存关系,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称为营养级。每个生物种群都处于一定的营养级,也有少数种兼处于两个营养级,如杂食动物。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包括活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两个主要类型。
①活食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生产有机物质开始,它们属于第一营养级,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各种食肉动物构成第三、第四及史高的营养级。
②腐食食物链则从有机体的残体开始,经土壤动物的粉碎与分解和细菌、真菌的分解与转化,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给环境,供绿色植物再次吸收。
(2)食物网
食物网是相互交叉,形成复杂的摄食关系网。
一般来说,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愈复杂,该系统的稳定性程度愈大。
2. 何谓海(洋)流? 大洋中的洋流与大气环流有何关系? 叙述洋流分布的基本规律。
【答案】(1)洋流的概念
洋流又称海流,是海洋中大规模的海水以相对稳定的速度所作的定向流动。
(2)洋流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①地球上的水可以进行气态、液态、固态三态的转换,可以在海陆间、海上、内陆进行循环,伴随着水循环和水的三态的转化,使能量产生转换和转移。
②当一种或多种原因使气温升高时,固态的水就会转变成液态的,液态的水也会转变成气态的水,这种转化过程中就会吸收大量的能量,使气温升得不至过高; 当一种或多种原因使气温降低时,气态的、液态的水就会转变成固态的水,汽态的水也会转变成液态的水,这就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使气温降得不至过低。
③伴随地球上水的三态转变和水循环的实现造成能量的转移和转换,使不同的时间、不同地域的能量得以交换。
④世界大洋面积广大,彼此相通,在大气环流及其他因素作用下海水运动形成洋流。大气环流和洋流共同作用使高低纬之间的能量得以输送和平衡。
(3)洋流分布的基本规律
①中低纬度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②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
③南半球40附近海区,形成环绕全球的西风漂流。
3. 地球上现在有哪几个板块? 板块边界有那些类型?
【答案】(1)现在地球上的板块主要有①美洲板块②太平洋板块③印度洋板块④亚欧板块⑤非洲板块③南极洲板块。
(2)地球现存的板块边界类型主要有:
①离散型板块边界
所有大洋中脊都是本类型板块边界,两侧板块沿着相反的方向运动,两侧以频繁的线状玄武岩浆上涌,拉张作用引起饯源地震和高速热流为特征。
②会聚型板块边界
会聚型板块边界以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海沟俯冲带为代表,以产生深源地震,形成褶皱山系,引起玄武质和安山质火山活动为特征。
③转换断层型边界
这种边界既不形成新的岩石圈,原来的岩石圈也不会消减。转换断层并不是使洋中脊发生单方向的平移错位,而是反映了岩石圈的不均匀断裂。转换断层以陡崖为标志,具有水平位移的浅源地震特征,往往伴随着板块的分离和火山活动。
4. 为什么地缘政治会造成区域性的资源稀缺?
【答案】地缘政治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由于区域内各个国家的发展情况、经济发达程度不尽相同,导致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相互竞争、制约,一些国家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对一些重要的战略资源实行封锁和禁运。进而出现了垄断甚至是国家之间的联盟,处于弱势的国家或地区受到制约和封锁,遭受封锁和禁运的国家或多或少都面临着资源稀缺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连人民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源都感到匾乏。
5. 请列出相同岩浆形成的侵入岩和火山岩的对应关系。
【答案】相同岩浆形成的侵入岩和火山岩的对应关系如下:
(1)侵入岩
①侵入岩是地壳深处的熔融岩浆,指液态岩浆在造山作用下贯入同期形成的构造空腔内,在深处结晶和冷凝而形成的火成岩。
②特性
以花岗岩为例,说明侵入岩的特性。花岗岩是属于酸性的岩浆岩类,Si02含量高达66}}-63。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
a. 由于是在上地壳中逐渐冷却结晶的,三种主要矿物都有较好的晶体,只是由于结晶过程的
o
温度、压力条件和降温速率不同,矿物晶体的大小不同。
b. 由于花岗岩主要化学组分的含量存在一定范围变化,且次要(或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较大,三种主要矿物晶体的颜色有多种变化。
(2)火山岩
①火山岩是指火山爆发喷出地面的炽热气体、液体和固体再落到地面堆积起来的不同形状的小山,由于喷发时喷发出来的岩浆有气体渣、固体岩浆,温度和压力迅速下降,发生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岩浆变成了火山岩。
②物理性质
a. 无尖粒状,对水流阻力小,不易堵塞,布水布气均匀; 表面粗糙,挂膜速度快,反冲洗时微生物膜不易脱落。
b. 火山岩是天然蜂窝多孔,是菌胶团最佳的生长环境。
c. 机械强度大。
d. 密度适中,反冲洗时容易悬浮且不跑料,可以节能降耗。
6. 风沙地貌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防治风沙移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风沙作用是指风挟带沙粒沿地表流动时对地面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等过程。风沙作用形成的地貌称为风沙地貌或风成地貌。
(1)风沙地貌的形成条件
①风沙作用发生条件
地表特征、风动力状况是风沙作用及形成风沙地貌的基本条件。
a. 平坦的地面以及开阔的内陆盆地,有利于气流的运行,同时往往堆积有比较丰厚的碎屑物质,为沙丘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物质来源。
b. 干旱区雨量稀少,蒸发强烈,土质干燥,地表植被稀疏或完全裸露。因此有利于气流对地面的直接作用,从而引起沙粒的吹扬和沙丘的移动,使地面受到风沙的侵蚀。
②风沙流的形成
风沙流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沙源及强劲的风力。干旱地区由于地面裸露,受强烈的口照后地面温度急剧升高,造成强烈的上升气流,因此易出现强烈的狂风,为风沙地貌的发育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2)防治风沙移动的措施
①建立草方格沙障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草方格沙障固沙成本高,费工大,但对于保护交通干线非常有效。草方格沙障不仅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而且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②化学粘合剂固沙
a. 化学固沙是通过喷洒粘合剂等化学物质在流沙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强度的刚性壳层、柔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