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广告学之传播学教程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6年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广告学之传播学教程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 . .... 2
2016年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广告学之传播学教程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二) . .. 10
2016年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广告学之传播学教程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三) . .. 18
2016年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广告学之传播学教程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四) . .. 26
2016年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广告学之传播学教程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五) . .. 35
一、名词解释
1. 乌合之众
【答案】乌合之众是指生活在法理社会中的芸芸众生互不相干,成分复杂,他们之间不存在亲情的纽带,只有法律的关系,每个人都以完全独立的个人身份投身社会,因此在心理上都陷入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状态中。有人又把这种乌合之众称为“孤独的群体”。在大众社会中尽管有群体网络,但人们的内心深处却是彼此隔绝、十分孤独的。
2. 重点访问
【答案】重点访问是访问法中无结构访问法的一种。它是指集中于某一经验及其影响的访问,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等创造。重点访问的“重点”是指访问所侧重的内容。具体做法为:先将访问对象置于一定的情景当中,如看一部电影、参与一场政治集会等,然后,再请被访问者自由说明他在这一情景中的主观经验,即个人对情景的认识。
3. 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答案】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一种媒介规范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这一理论是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一书。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③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④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4. 编码和解码
【答案】编码和解码是指大众传播中符号与信息相互转化的两个相反的过程。编码(encode )是指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的过程。在大众传播中,这一过程表现为传播从业者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内容的活动。解码(decode )是与编码相反的过程,即把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转化为受传者可以理解的信息的过程。
5. 自由主义理论
【答案】自由主义理论又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是一种传播制度理论。该理论由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一书中最先提出,由约翰·密尔的《论自由》一书加以系统化。报刊的自由
主义理论,坚持个人的重要性,依靠个人和理智活动能力,主张言论和出版自由,进而形成“观点的公开市场”。在此市场中,最好的思想总会得到承认,而最劣的思想则会失去作用。
6.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答案】1993年,美国政府率先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信息高速公路,其正式名称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按照这一计划,美国将在10年至)5年内,在全国铺设高速度、大容量的光缆网络,建成一个集广播、电视、电话、电传、网络等各种媒介于一体,能对声音、图像、文字、数据等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高速传输的多媒体信息系统。之所以称为信息高速公路,是指信息在这个系统里传输,就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一样,没有路障,没有管制,可以畅通无阻。
7. 数字鸿沟
【答案】“数字鸿沟”是指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全球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的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的结果是两者之问的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导致数字鸿沟的原因有:(1)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 (2)传播技能上的差异; (3)已有知识储存量上的差异; (4)社交范围的差异; (5)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
(6)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8. 叙事分析
【答案】叙事分析是一种社会研究方法,源自叙事学,叙事学则源自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叙事学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会有背后的讲述人进行叙事,一切大众媒介的内容都是叙事,通过分析这些文化实践和媒介内容等,可以得出研究结论。一个文本是有自身的一定结构的,媒介内容就是通过这些二元对立冲突及发展来讲述的。这种结构可以说存在于任何一个叙事文本中。叙事分析就通过寻找并分析这些二元对立,继而挖掘出意识形态是如何讲述二元对立的。在叙事分析中不仅仅关注叙事的内容,而把注意力放在叙事方式上,所有的这些方面,构成了叙事分析中重要的方面。
二、简答题
9. 简述传播模式的四种功用
【答案】传播模式的四种功用:即构造、解释、启发和预测。
(1)构造,是指模式可以显示传播活动中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所存在着的那些无法直接观察的联系,再现这些联系;
(2)解释,是指模式可以从一个角度说明传播的运行及其规律;
(3)启示和预测,都是指一个好的模式,一个深刻而准确地概括传播过程的模式所具有的理论和
实际意义。
10.从传播学的角度阐释当前西方媒体所有权集中现象。
【答案】(1)从背景及成因上看,媒介所有权的集中有利于传播资源的整合,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杂志等不同传播渠道的互相配合既可以节省传播成本,又可以增强传播的效果。对利益的无限追求是媒介所有权集中的根本原因。同时,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传媒资本市场的日趋发展、全球性贸易的盛行也为媒介所有权的集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从影响上来看,虽然媒体实力的壮大可以保证其产品的先进,满足了受众眼前看的需求; 但从长远看,媒介所有权的集中导致一国乃至世界的信息资源急速地向少数传媒寡头聚拢,他们逐渐掌握传播的话语权,并成为各大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商业味道越来越浓,受众的选择却越来越少。机械化的生产模式致使传媒内容的含金量大大下降,逐渐抹杀了人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并造成更大的“知识鸿沟”。此外,少数传媒大亨对不断变化的世界进行“议程设置”,通过创造“虚拟环境”来塑造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造成了大众头脑中的刻板印象甚至是国际成见。
因此,从传播学角度看,西方媒介所有权的集中有其一定必然性,但这种集中带给世界传播秩序的影响不可轻视,提醒人们要更加强调媒介的社会责任感,争取公平、公正、双向的世界传播新秩序。
11.简述文字传播的意义与局限。
【答案】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
(1)文字发明的意义
①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够长期保存;
②文字能够打破空间和距离的限制,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③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2)文字传播的局限性
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文字信息的生产规模小,加上教育的普及程度低,文字传播基本上还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
12.试评价施拉姆的学术成就。
【答案】施拉姆对传播学最大功绩就在于“集大成”。他是当之无愧的“传播学之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他的学术成就:
(1)集大成
施拉姆对许多与传播研究有关的学科和理论进行整理、提炼与综合,进而勾画出它的框架结构,充实起它的学说内容,使之具有独立学科的面貌。集大成的关键在于对他人已有成果的吸收、消化与借鉴,而不在于自己有多大的独创、开拓与革新。
(2)勾勒了学说框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