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税收学复试之税收理论与实务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环境保护税
【答案】环境保护税是指国家基于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自然资源枯竭、促进资源再生、保持生态平衡的目标, 而对破坏生态环境、破坏自然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征收相应数量的税收, 或运用其他税收手段筹集环境保护资金, 并调节纳税人相应行为的有关税收的总称。环境保护税实质上是通过税收的手段来实现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更为有效的利用。环保税的理论依据是外部的不经济, 或称“外部负效应”。
2. 代扣代缴
【答案】代扣代缴是指按照税法规定, 负有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在向纳税人支付款项时, 依法从支付款额中扣收纳税人应纳的税款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和缴库办法申报解缴的一种方式。
二、简答题
3. 为什么增值税免税不一定会给纳税人带来利益, 反而可能会给纳税人造成税收负担?
【答案】增值税的免税是指对经济实体从事某些特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销售收入或报酬, 以及某些进口行为不征増值税, 同时该经济实体为生产经营免税项目而购进商品、劳务的已纳增值税不准予抵扣。筒言增值税免税不一定会给纳税人带来利益, 反而可能会给其造成税收负担, 原因在于在商品或劳务价格可变情况下, 免税造成的税负归宿呈现复杂的情况。转嫁的可能性和程度取决于所购销商品或劳务的供求弹性:
(1)购进商品或劳务的供给弹性小或需求弹性大, 免税阶段的经营者就容易将进项税额后转, 否则就相反。
(2)销售商品或劳务的供给弹性大或需求弹性小, 免税阶段的经营者就容易将进项税额前转, 否则就相反。
在市场供求状况有利于某一经营者时, 不免税比免税对之更为有利, 因为此时就不必将通过压低购进商品或劳务价格或提高销售商品或劳务价格等途径获得的超额利润抵补得不到抵扣的进项税额。
4. 根据税制结构优化理论, 试对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进行分析。
【答案】我国目前的税制结构是流转税为第一主体、所得税为第二主体的复合税制结构, 双主体税制结构的总体格局还将长期存在。
(1)我国税制结构存在的问题
①主体税种结构失衡
所得税收入过低, 与其主体税种地位不相称。其中, 尤以个人所得税过于弱小。
②辅助税种设置不合理
a. 某些领域的税种缺位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极不适应;
b. 某些税种名不副实, 或者设置重复。
③中央税与地方税结构存在的问题:
a. 地方税缺乏独立的主体税种, 影响了地方政府职能的实现;
b. 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税权。
(2)我国现行税制结构改革方向
①税种结构的优化
a. 主体税种的选择与完善
我国主体税种的选择应继续坚持流转税(主要是增值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结构, 适当加大所得税在整体税收中的比重。其次, 主体税的内部结构也应逐步加以完善。
b. 辅助税种的选择与完善
根据现实税收环境的变化, 适时开征排污税、财产税等;适当的调整与完善, 科学设计、简化税制。
②中央税与地方税结构的优化
a. 按税种的功能性质划分收入
消费税和关税继续作为中央税;个人所得税应作为中央税;未来的社会保障税也应作为中央税。
企业所得税作为共享税, 实行税源共享, 中央和地方分率计征。
营改增深入, 增值税扩围, 应扩大增值税的地方分成比例。
b. 在给予地方政府必要税权的基础上, 完善地方税体系増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应成为省级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法定范围内地方政府有权进行适合本地情况的调整或征收新税种。
c. 建立和完善省级以下分税制
尽快改革和完善财产课税制度, 使其成为省级以下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 完善地方税系。 d.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5. 请简单介绍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的构成要素。
【答案】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1)主体:税收债权债务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①税收债权人:享有税收债权的主体, 即征税机关所代表的国家。
②税收债务人:负有税收债务的主体, 即纳税人。
(2)客体:税收债权和税收债务所共同指向的事物, 即缴纳税款的行为。
(3)内容: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即税收债权和税收债权债务关系。
6. 请简要说明増值税分为哪三种类型,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哪种类型的增值税?
【答案】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1)増值税按照对于外购的固定资产所含的税款是否可以扣除及如何扣除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増值税和收入型增值税三种类型。
①生产型增值税:计算增值税时, 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的一类增值税。此时, 作为课税基数的法定増值额除包括纳税人新创造价值外, 还包括当期计入成本的外购固定资产价款部分, 即法定増值额相当于当期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理论增值额和折旧额之和。
②消费型增值税:计算增值税时, 允许将当期购入的固定资产价款一次全部扣除。作为课税基数的法定增值额相当于纳税人当期的全部销售额扣除外购的全部生产资料价款后的余额。
③收入型增值税:计算増值税时, 对外购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金只允许扣除将当期计入产品价值的折旧费所应分摊的那部分税金的一类增值税。此时, 作为课税基数的法定增值额相当于当期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各增值项目之和。
(2)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我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増值税改革, 允许全国范围内所有増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增值税进行税额, 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自此, 我国实现了生产型增值税到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
7.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按照投资主体的不同, 投资可以分为私人投资与政府投资。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对私人投资的显著影响。
(1)税收会导致投资总额的减少
①私人投资的目的是追求更高的投资效益, 预期的投资收益高, 投资意愿必然上升;预期投资必然随之上升, 反之, 则投资意愿会下降。在投资领域, 只要预期投资收益存在, 即投资的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便会有人不断追加投资, 直至投资收益为零为止。
②政府对投资收益征税, 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的预期收益, 降低了投资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抑制了其进一步投资的意愿, 从总体上讲, 最终就会减少社会投资总额。政府在运用税收对投资总量的调整中, 既可以采取直接减免税的方式, 也可以采用再投资退税等方法。
(2)税收还会引起投资结构的变化。
①在统一税制下, 政府对不同投资项目征收相同的税收, 此时, 税收只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水平, 不会引起投资的结构性变化, 投资结构由市场供求来决定。
②如果政府对不同的投资项目采用不同的税收政策, 那么税收不仅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水平, 而且会影响其投资方向。引起投资结构、投资方向变化的税收政策可以体现为征税模式、税率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