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707公共管理学之公共管理导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你是如何理解公共利益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的?

【答案】(1)一般来讲,公共利益是具有社会分享性的、为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条件。在公共利益的体系中,既存在着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的公共利益,也存在着完全自愿性分享,以及自愿性分享与强制性分享并存等多种形式的公共利益。

而公共管理从本质上讲是国家目的之一的国家作用和活动。国家目的,具体而言是指公共利益,政府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公共管理区别于私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

(2)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中的核心目标。具体而言,公共利益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①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行动的出发点。当代公共管理的一个核心议题便在于保证政府及其管理者能够代表并回应公共利益,这也是民主政治存在的价值。

②确保公共利益的增进和分配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在公平正义理念指引下的公共性,就是要有效地增进和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

③公共利益是公共部门存在的合法性基础。社会公共需要决定了现代政府应当是责任政府。政府有责任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社会公共需要决定了政府的责任范围,也决定了政府的职能、活动范围与活动方式。

④公共利益的边界是约束政府利益扩张的保障。可将公共利益的内涵定义在国防、外交、法律等事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范围内,而把国家重点扶持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特殊情况下”的“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公共利益是政府在公权限制私权过程中的行为边界,也是公民接受限制的行为边界。

2. 立法控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什么? 公共管理的立法控制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答案】(1)立法控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①质询权。指议员对于政府的某项决策以个人或集体名义,一般通过书面形式,向行政机关领导提出询问或质问,要求答复。质询的内容十分广泛,凡是与政府政策、公职有关的事项均可提出质询。质询权一般分为询问和质问,后果亦不同。询问是议员向政府就某事发问,被询问的政府官员必须给予回答,但不能引起辩论。质问所提出的问题比较严重,一般需要辩论,辩论后还可能进行信任投票,如果不信任投票占多数,就会导致政府危机。

②调查权。它是各国立法机关普遍行使的一项重要监督权。调查权分为经常性的国内调查和临时性调查。调查权的行使往往由专门的调查委员会行使,调查的范围往往涉及法律执行、政府

官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调查的结果可能导致对官员的弹勃或对政府的不信任。

③弹幼权。它是议会(国会)对政府高级官员的违法失职行为,由众议院(或下院)提出诉讼,由参议院(或上院)或宪法法院进行审判的制裁权。弹幼的对象主要是高级政府官员; 弹幼的范围一般限定在与职务有关的违法犯罪行为方面。

④不信任表决权。议会对于政府的重要政策议案、财政议案、条约缔结等拒绝通过,或对政府某项重大决定通过不信任案,必须辞职的制度。

⑤除此之外,有些国家的议会还有一些其他手段如批评、举行听证会,行使否决权等来对政府举行监督。

(2)公共管理立法控制的问题

卓越的公共管理,需要立法与行政机关的密切配合,行政责任的维护也有赖十立法的控制。公共管理立法控制可能遇到问题主要包括:

①党派利益和压力集团的影响。受狭隘的党派利益、利益集团的压力等因素,通过议会实现责任也仅是一个良好的愿望。②议会企图管理一切的倾向。议会固然应该纠正行政部门的弊端,但不能企图由自己去管理一切事情,在议会的控制和行政自主之间谋求平衡,亦是公共管理的重要议题。

3.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特征。

【答案】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组织的管理与服务,通过高素质和不断改进的产品和服务,获取顾客满意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强调顾客中心、绩效中心、前馈控制、全面管理的一种现代化的管理典范。其特征为:

(1)全面质量管理的范围,包括组织、社会及社群,以最佳客观标准作为评价标准。

(2)全面质量管理系质量改善的整体制度,改善质量的方法,依据事实的决策而非主观臆断。

(3)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限于顾客(使用者)所得到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也包括改善组织内部绩效的一切作为。

(4)全面质量管理认为质量是组织内部一切业务的必然结果,所有部门及成员皆应参与; 组织不但有追求质量的制度,也需要追求高质量的文化。

(5)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要求一切的工作、程序能全程无误地完成。

4. 简述绩效管理必要性。

【答案】在现代公共管理中,绩效管理既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具体表现为:

(1)对绩效管理的需要

①责任落实。公共部门对公民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事情上负主要责任:①政府的支出必须获得人民的同意并按正当程序支出; ②资源必须有效率地利用; ③资源必须用于达成预期的结果。同时,人们期望政治家能为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这些责任都要求存在某种对绩效评价的方式。如果我们不能测评政府的绩效,那么,我们很难知道公共部门是否负起了责任。

②利害关系人的期望。公共服务具有各种各样的顾客,他们并非是对同一结果感兴趣,公共

管理者经常面临着困境,特别是满足了一部分顾客的要求,可能使另一部分人感到不满。利害关系人都希望政府的公共政策满足他们的利益. 绩效衡量是衡量是否满足不同顾客要求的一个方法。

③对结果导向的强调。在现阶段,公共管理更讲究“结果导向”而非程序、规则导向。传统上,公共行政比较强调过程、投入,不重视结果,往往导致形式主义、浪费和官僚主义。公共管理认为,程序和规则固然重要,但最后是否产生好的结果,是否满足公民需求则显得更为重要。

④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双重要求。在个人与组织互动日益密切的情况下,仅仅进行个人绩效评估是不够的,个人绩效的提高并不完全导致组织绩效的提高,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组织整体绩效的提高。

(2)绩效管理的意义

从实践中来看,绩效管理与评估在当代公共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绩效管理作为一种诱因机制。任何管理,包括公共组织的管理,都需要某种诱因机制的存在,才能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和动力。组织诱因机制最重要者莫过于将绩效与奖惩相联系。通过绩效评估,使组织的激励约束机制有了依据,建立在绩效评估基础上的奖惩,强化了组织的激励机制。

②绩效管理作为一个管理工具。绩效管理作为一个管理工具,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在政府运作和管理上加上了成本一效益的考虑,改变了政府机关的浪费现象。从某种角度上说,它是公共部门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手段。

5. 政府信息管理有哪些主要的活动?

【答案】政府信息管理工作就其范围来讲,是极其广泛的。根据学者卡尔森和欧佛门(Garson and Overman )的看法,公共管理者在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包括表1所示的四大类活动:信息系统管理、电脑应用、平面文件信息系统、表格管理与记录安全。

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