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707公共管理学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政府财务报告的日的和作用是什么?

【答案】(1)政府财务报告的目的:

财务报告的目的有下列四个方面:

①作为衡量政府施政绩效的依据。

②作为f 解政府财务状况的判定标准。

③作为分析工作业务成本的工具。

④作为判断财务合法的依据。

(2)政府财务报告的作用

政府的则务报告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承诺与职务。财务报告提供上级单位或权责机关以及使用者一种保证,确认该组织在使用经费资源时确实遵照相关法令的规定与要求。

②责任和回溯报告。公共部门财务报告一方面可衡量施政管理的绩效,便于对组织间,或者公共部门执行者不同期的预算绩效进行比较; 另一方面亦可提供外界有关该部门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信息,以评估其资源使用的效率与效能。

③规划与授予信息。提供规划未来政策与行动的基础; 同时也为未来即将委办的经费支出提出支持性的信息。

④生存能力。向外界证明组织的生存能力,并向社会说明其未来可以继续提供产品或服务。 ⑤公共关系。为组织提供一个机会,向有影响力的使用者、员工和社会大众介绍施政绩效与成果。

⑥事实与数字的来源。提供给其他有兴趣想了解该组织的个人或团体(如学术界)有关财务上的资料来源。

2. 简述人力资源管理与生产力的关系。

【答案】生产力是一个时期内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并保证质量。用公式表示为:生产力=产出量/投入量。各类组织,其管理者合乎逻辑的目的,应是创造效益和提高生产力,即管理者要创造这样一个环境,在此环境之中,投入最少的时间、资金、原材料和劳动,达到预期的目的。用最少的资源去完成目标或运用现有资源尽可能多地完成任务,是组织永恒的目标。一个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生产力的高低。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提高组织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其对生产力提升的贡献可以从两个大的方

面予以说明:一是不断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扩大人力资源投入的收益,实现组织生产力的提高; 二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促使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最终提高组织生产力。

(1)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控制问题人力资源成本是一个组织取得人力资源、使用人力资源、维持和提升人力资源而付出的代价。人力资源的成本主要包括:

①人力资源的获取成本。它是一个组织在招募和甄选人员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包括招募成本,选择成本和安置成本。

②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是组织为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而投入的培训和教育费用。

③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是组织在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包括维持成本(如劳动报酬、福利、津贴、分红等)、奖励成本(奖金)等。

④人力资源的保障成本。是保障人力资源在暂时或长期丧失使用价值时的生存权而必须支付的费用,包括事故保障、健康保险、退休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

⑤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是由于职工离开组织而产生的成本,包括离职补偿成本、空职成本。空职成本即机会成本,它是组织因职工离职或离岗使该岗位空缺而承受的经济损失。

在现代组织中,人力资源的成本是最大的开支之一。因此,如何有效控制人力支出,并不断扩大其收益便直接影响着一个组织的效率。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成本中心改造为利润中心,控制人力资源的成本,直接达到实现生产力的目的。

(2)通过科学化的方法与管理,扩大人力资源的收益

人力资源管理本身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便是如何扩大人力资源的收益和生产力,从而最终达到实现组织生产力的目标。

提升组织生产力的有效的人力资源途径与方法是:

①通过增加生产力的工作促使生产力的提高;

②通过工作场所的再设计不断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③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组织生产力;

④通过有效的人员激励,以激发人的潜能和动机;

⑤通过建立满意的工作环境,促使人们更有效地工作;

⑥通过报酬和待遇体系的改进,促使人们有效积极地工作。

3. 何谓新公共管理? 如何评价新公共管理? 有学者认为新公共管理是新瓶装旧酒,你同意这一看法吗?

【答案】(1)新公共管理的含义

新公共管理是指以泰罗古典主义管理原则为基础,强调在公共管理中应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及模式的一种理论和相关的政策、实践活动。新公共管理的前提假设是:通过引入自由市场的竞争运行机制,政府能像私人组织一样合理利用资源,注重投入产出,提高效率。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通过行政改革进行自我解构,全面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模

式,塑造企业型政府。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

(2)新公共管理的特点

①新公共管理既是西方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产物,又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②新公共管理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如实行“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鼓励私人投资和经营公共服务行业,打破政府的垄断,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缓解了政府财政困难。

③新公共管理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特别是顾客(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方向发展。

④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日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

(3)新公共管理在西方各国日趋流行的同时,也遭受到许多批评和指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新公共管理无视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根本差别,盲目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但两者在根本目标上并不相同,前者是提供公共服务,后者则以利润为最终目的。

②新公共管理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公共服务的供给,是不适当的,把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完全等同于供方与顾客的市场关系,实际上是把前者简单化。

③新公共管理强调对产出或绩效目标进行精确的界定、测量和评估,但政府的许多服务项目,其产出、成本以及绩效都是难以量化的,因而也就难以准确测量和评估。

④新公共管理主张公营部门私有化,实际上是放弃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逃避提供社会福利的责任。

⑤新公共管理强调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实际上是一种“新泰勒主义”。

⑥新公共管理主张对高级文官实行政治任命,以加强对他们的政治控制,这种做法破坏了传统的文官政治中立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政治上的腐败和滥用职权。

⑦新公共管理强调的所谓“顾客导向”、长期计划和预算总量控制很难付诸实施。

(4)同意“新公共管理是新瓶装旧酒”这一看法。原因在于:

首先应明确官僚制与政治行政_分原则的关系。一般来说,西力一理论界所讨论的理性官僚制的基本原则(即科层化、专业化、非人格化、等级化)的理论基石来自威尔逊与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把它与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理论联系起来,在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前提下来思考韦伯的工具理性化的官僚制,才有可能对行政进行技术性的设计。由此,也可以看出此二者之间极其重要的联系。

新公共管理学派强调了对顾客授子权能并把官僚服务变成个人授权,它主张创新和企业家行为,主张企业型政府,主张效率与效果的公共服务,并且认为理性的官僚制已经瓦解,而后工业时代及其影响的后官僚制时代已经来临。可见,新公共管理强调的是工具理性,主张的也是政治与行政的分离,未来的发展方向仍是更大的生产力。新公共管理是新瓶装旧酒,这是由于其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