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中外电影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电影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中外电影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电影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2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中外电影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电影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5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中外电影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电影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 9

一、名词解释

1. 《红高梁》

【答案】张艺谋第一部执导的影片,是创新意识真正得到体现的佳作。最为重要的是这部片子强烈的理想精神,和对人性的张扬达到最为酣畅淋漓的程度,影象锻造的世界为千白年来压抑隐忍人性打开了鲜活快意的天地,这与传统第五代影片的凝重深沉形成巨大对比。张艺谋第一部正式导演之作,就以开合纵横的大气创造了视觉的欢宴。

2. 《马路天使》

【答案】1937年,袁牧之创作的代表作,该片是30年代中国电影的杰出代表,在思想内涵上达到此阶段电影主流传统的突出成就一一具有现实主义的深刻性意义; 在艺术技巧上达到成熟一一具备电影整体表述语言的突出质量。无论是当时还是几十年后复映,都获得了赞誉。《马路天使》为中国电影达到第一个高峰划上了圆满的休止符。

3. 《刘二姐》

【答案】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出品,导演苏里,编剧乔羽,作曲雷振邦。影片取材于广西民间传说,主人公刘三姐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擅长用山歌来赞美劳动、赞美自然、赞美爱情,并用山歌揭露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影片创作者为刘三姐设计的山歌朴素生动,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色彩,符合人物性格,用歌而不是台词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音乐风光故事片,片中悦耳动听的歌声与美丽的桂林山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4. 吴永刚

【答案】吴永刚(1907-1982)江苏吴县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导演、编剧。1934年由编导《神女》而一举成名。《神女》,1934年联华公司摄制,吴永刚编导,阮玲玉、黎铿主演,是30年代中默片的杰出之作。

5. 《芙蓉镇》

【答案】谢晋执导影片。《芙蓉镇》通过描述在“文革”期间湘西一个偏僻山区小镇几个小人物发生的命运演变,对“文革”的荒诞、非理性进行猛烈的抨击,反映中国妇女和广大知识分了在这场运动中所承受的悲惨命运,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影片以小角度引发出大主题,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非常成功。两部影片在艺术思想与技巧上都达到当时中国电影的出众水平,标志着传统电影的深厚与艺术变化趋向,也成为谢晋电影的经典代表。

6. 《小城之春》

【答案】《小城之春》,1948年出品,李天济编剧,费穆导演。故事描写了经过八年战乱后的江南某小城市中,一个因战乱而变得破落萧条的家庭。影片人物简单但关系颇为复杂。《小城之春》的艺术成就是独特的,在中国电影史上,它属于熠熠闪光的最为出色的影片之一,也是中国电影艺术中浑然天成的艺术精致之作。作为现代电影语言与传统美学意味的结合体,在艺术形态上脱俗新鲜,民族传统形态的风格追求独特。《小城之春》浑然天成的诗化电影语言实践,被看成是现代电影的前驱。

二、简答题

7. 《桃李劫》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以有声电影手法创作的影片,其在声画结合上有干}么特点?

【答案】作为一部有声片,《桃李劫》成功地运用了有声电影的技巧,音响、歌唱和画面得到较好的结合。它已不再像此前的国产有声片那样,仅仅把“音”与“影”简单地相“加”,而是创造性地使用了“音”与“影”的“乘法”。它第一次把对话、音乐和音响这月个声音艺术要素纳入到整体银幕构思当中,使声音产生推动电影剧情发展的功能。

8. 《孤儿救祖记》对早期民族电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孤儿救祖记》的成功,不仅从经济上挽救了明星公司,并使其成为中国早期举足轻重的制片机构,而且标志着民族电影草创阶段的结束和初盛时期的到来,它的直接影响是促成了一个“国产电影运动”,中国电影人的主体创造意识第一次得到了普遍意义上的觉醒。

9. 简述《电影的锣鼓》的主要观点。

【答案】(1)《电影的锣鼓》是影评家、《文艺报》艺术部主仟钟惦裴以“本刊评论员”署名的发表于1956年第23期的《文艺报》。这篇文章因以犀利的语言尖锐批评了电影工作中的种种弊端而在当时引起较大轰动。

(2)《电影的锣鼓》的观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重视电影与观众的关系,重视票房价值,绝不可以把电影为工农兵服务理解为“工农兵电影”,把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和影片的观众对立起来。第二,改变以行政方式领导创作,认为管得太细、太严,过分强调统一规格、统一调度的管理方法不适宜电影创作,艺术创作必须保证有最大限度的自由。第三,尊重中国电影的传统,尊重艺术家的风格。第四,改善电影演员工作。

三、论述题

10.“十七年”电影创作有何可借鉴的方面? 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答案】(1)“十七年”电影创作在以下四个方面值得借鉴:

①“十七年”的电影艺术家们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力求用自己的电影作品反映当时的时代脉搏和政治气氛。其影片的现实性与时代感值得借鉴;

②“十七年”的电影艺术家们自己的电影艺术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

人物形象,其注重人物形象塑造的视点值得借鉴;

③“十七年”的电影创作造就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电影艺术家,这是电影创作中值得借鉴的; ④“十七年”电影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传统,创造出一批不同风格样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咋国特色的影片,其风格样式多种多样值得借鉴。

(2)“十七年”电影创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①此时期国内政治运动频繁,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

②不少电影工作者心有余悸、思想拘谨,不感奢求实现影片的艺术性,不敢在影片中深入挖掘人性;

③与苏联的交恶使得和外界断绝了必要的联系和交流,极大的遏制了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④对电影本体的研究基本没有展开。

11.《一江春水向东流》代表的战后电影的成就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艺术成就:

①影片采取的是典型的戏剧式叙事结构,情节完整曲折,发展脉络、层次非常清晰。这种戏剧结构框架以线性结构为核心,与几条相对独立的情节线索的共同推进,形成了一种有高度艺术概括力的结构方式。

②影片没有时空的交叉跳跃,却并未忽视电影时空表现的巨大潜力。影片的人物刻画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尤其是张忠良这一人物,《一江春水向东流》把电影艺术技巧的运用与影片的内容表现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如不少视觉细节和蒙太奇结构原则的运用等都相当成功。

③《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代表的战后电影具有高度的思想艺术成就,大大提高了中国电影的创作水平,一改30年代电影那种摸索徘徊的局面,在戏剧式电影的道路上大步前进,是电影艺术技巧的运用与影片的内容表现成功结合的典范之作。

(2)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有时把注意力过于集中于影片的情节叙事,而对电影视听形象的更丰富的表现潜力的挖掘的注意力则显得不够注意;

②在电影技巧上的大幅度进步的同时,更广泛的银幕形象表现潜力的挖掘受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