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809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单选题
1. 社区教育起源于( )。
A. 丹麦
B. 日本
C. 瑞典
D. 美国
【答案】A
【解析】丹麦的柯隆威等人于19世纪中叶创办的“民众中学”可视为社区教育的开端。因此,答案为A 。
2.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 )目标的范畴。
A. 智育
B. 体育
C. 德育
D. 美育
【答案】C
【解析】我国在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幼儿德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因此,答案选C 。
3. 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 )。
A. 中国
B. 英国
C. 丹麦
D. 美国
【答案】D
【解析】社区教育起源于丹麦。1844年丹麦教育学家科维隆在乡村建立了国民高等教育学校,是成人教育形式的社区教育。19世纪末芝加哥设立社区学院,培养适应美国工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人才。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当时战后300万美国退役军人
进入新建的社区学院学习,为战后的经济发展准各人才。
4. 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体现了学前教育中的( )原则。
A. 独立自主性
B. 发展适宜性
C. 活动性
D. 综合性
【答案】A
【解析】独立自主性原则就是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让儿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正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5. 教师和幼儿是否建立良好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正确地看待幼儿,即( )。
A. 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
B. 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师生观
C. 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
D. 是否树立了正确的知识观
【答案】A
【解析】教师如何看待儿童,也就是教师坚持什么样的儿童观。因此,答案为A 。
6. 幼儿园对幼儿实行的教育包括( )。
A. 德、智、体、美、劳诸方面
B. 智、德、体、心诸方面
C. 体、智、德、美诸方面
D. 美、心、体、智诸方面
【答案】C
【解析】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之一是:“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7. 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
A. 社会活动
B. 人类社会的活动
C. 人类自发的活动
D. 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答案】D
【解析】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活动,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性活动,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8. ( )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要“把儿童当儿童看”。
A. 夸美纽斯
B. 卢梭
C. 洛克
D. 裴斯泰洛齐
【答案】B
【解析】卢梭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最大特点和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儿童看作儿童,把儿童看作教育的主体和教育中最积极的因素。
9. 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 )和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
A. 幼儿的特长
B. 幼儿的智力
C. 幼儿的社会性
D. 幼儿的能力
【答案】C
【解析】幼儿德育的目标主要是萌发其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等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勇敢、讲礼貌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这就要求德育内容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和发展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因此,答案为C 。
10.能有效的提高幼儿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水平,且能充分地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教育方法是( )。
A. 复述法
B. 故事法
C. 讨论法
D. 提问法
【答案】C
【解析】幼儿在讨论中可以自由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就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同时,通过与其他幼儿的讨论,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认识,锻炼思维能力等。因此,答案为C 。
二、名词解释
11.家庭教育
【答案】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通常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儿童入学前,使他们在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奠定初步基础,为接受学校教育做好准备; 在儿童入学后,紧密配合学校,督促他们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继续关心他们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