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昆明市城市历史地理

关键词:地理基础,时空变迁,城市职能,城市结构,文化景观

  摘要

本文旨在论述昆明市从建城之初起其城市历史地理问题。 位处祖国西南的昆明市,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孕育了昆明市及其许多异于别地的城市特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地理环境作用中的负面效应也更深刻一些到城市的发展,对昆明市进行城市历史地理研究,应该说对当前城市发展动态的评估乃是不可或缺的主要一环。 昆明地区在云南省滇东高原中部,行政区划上包括盘龙、五华、官渡、西山四区和呈贡、晋宁、安宁、富民、宜良、路南、禄劝、嵩明八省,以昆明为中心,围绕滇池及滇池下游呈环状分布,总面积6235平方千米。本文所研究的范围限于盘龙、五华、官渡、西山四区及滇池水域。 选择昆明市区作为本文研究区域,首先是因为昆明市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它也是云南省唯一的大城市,其作为中心对周围地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是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以昆明为中心,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昆明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滇池的形成和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苦闷地区气候温和、水源充裕,湖浜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远在数万年前先民们就已在这一带过着茹毛饮血、穴居野外的原是生活, 距今四千至七千年前,这里已种植水稻,形成了定居的农业民族,从事"刀耕火种"的原是农业和采集、渔猎、养殖等生产活动。距今两千多年前,昆明地区处于奴隶制社会时代,出现初步的社会分工,当地居民已掌握了采矿和冶金技术。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昆明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昆明地区在与中原内地和省内加强政治、经济联系的同时,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比较快。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1905年,清政府将昆明辟为商埠,在昆明市功能分区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功能小区。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改善了交通条件,进一步强化了昆明的经济地位,全省经济,贸易活动的重心,进一步集中到昆明。研究昆明市历史地理对于阐明该地区城市的发展演化的具体过程有典型的意义。 其次,昆明城市经过1200多年的发展,也持续了一些较为明显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市区人口密集,土地负载量过大,局长空间日愈狭小;城市近郊更多大量减少,城乡用地矛盾十分尖锐,城市空间发展受到障碍;水资源的限制,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潜在的威胁,由于围湖造田,乱捕滥猎,"三废"污染等运用,滇池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很大破坏。这种种效应主要是历史时期以来人类活动长期作用,积淀和积累的结果,其生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因此对昆明市进行研究,追溯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无疑可为当前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昆明市城市历史地理经前人不断地 多方面努力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在以下方面还有待深入: (1)昆明市作为一区域中心城市,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而这两种效应主要是通过其城市职能来完成的,对昆明市历史时期以来城市职能的演化过程及原因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2)昆明市作为一小区域系统,其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促成区域内部各个功能小区的形成、发展,演化,各个功能小区的形成又进一步对城市的整体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这方面的研究尚少。 (3)昆明市异于许多其他城市的特征之一的城市文化景观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领域。 本文在吸取前人诸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首先将昆明市置于昆明地区这一大区域范围内, 从环境演变出发,指出昆明市城市兴起及发展的地理背景,继而讨论处在这种地理背景下,昆明城市的时空变迁过程。 (2)在地理大背景下的时空演化过程中,城市作为区域中心主要是通过城市职能而起作用的,在探讨了城市职能发展过程后, 又进一步研究与职能紧密联系的城市的内部结构,也就是城市内部功能小区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 (3)文章最后论述了城市发展中最直观的体现――城市文化景观,我们试图通过以上的研究,对昆明市历史时期城市发展作一客观复原,将这种复原与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相结合,为当前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