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情况中,无法使用再测信度的是( )。

A. 所测量的心理特质随个体发育而逐渐变化

B. 遗忘与练习的效果相同

C. 前后两次施测期间被试的学习效果不存在差异

D. 目标测验属于人格测验

【答案】A

【解析】再测信度是指计算先后两次测验所得分数的相关来表示两次测验结果有无变动,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程度。再测信度使用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所测量的心理特性必须是稳定的,因为如果心理特性不稳定,那么测量结果的不一致很可能是被试水平的变化所致,而不能说明测量工具是否稳定。

2.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用来测评学生学习效果的单元小测验属于( )。

A. 标准化测验

B. 常模参照测验

C. 非标准化测验

D. 自适应测验

【答案】C

【解析】教师自编的测验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设计和编制的用于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状况的测验,属于非标准化测验。A 项,标准化测试是采用系统的科学程序编制与实施,具有统一标准,并对误差做严格控制的测验,需具备常模、有代表性的相同的一组测验、测验实施的详细规定、评分方法的详细规定。B 项,常模参照测验是一种以经典测验理论为基础的测量,目的在于把被试同常模比较,从而判断被试在所属团体中的相对位置。D 项,自适应测验是以项目反应理论建立题库,并由计算机根据被试能力水平自动选择测题,最终对被试能力作出估计的一种新型测验。

3. 如果一个被试在一个心理测量中的得分处于第94个百分位,意思是( ) 。

A. 这个被试正确回答了94%的题目

B. 这个被试的得分超过了94%的标准化样本

C. 这个被试的得分超过了6%的标准化样本

D. 上述都不正确

【答案】B

【解析】如果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并计算相应的累计百分位,则某一百分位所对应数据的值就称为这一百分位的百分位数。可表示为:一组n 个观测值按数值大小排列。如,处于p%位置的值称第p 百分位数。

4. 对一个测验使用者来说( ) 。

A. 只需选择一个常模团体

B. 必须选用多个常模团体

C. 必须选用二个常模团体

D. 要考虑现有的常模团体哪一个最合适

【答案】D

【解析】对一个测验分数进行解释时,测验使用者要考虑被试属于哪个现有的常模,被试的分数必须与合适的常模比较,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

5. ( )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A. 团体

B. 常模团体

C. 受测人群

D. 样本

【答案】B

【解析】常模团体是由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人所组成的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6. 下列有关心理测验性质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

A. 心理测验可以直接反映心理品质的量

B. 心理测验分数是心理品质的相对估计

C. 心理测验分数是绝对客观的,没有主观因素参与

D. 如果两个人的测验分数相等,那么他们的心理品质也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心理测验的性质有如下几点:①心理测量的间接性。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还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活动,只能测量人的外显行为,也就是说,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来推论出他的心理特质;②心理测量的相对性。在对人的行为做比较时,没有绝对的标准,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③心理测量的客观性是对一切测量的基本要求。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

7. 在概化理论中,公式

对误差方差)表示的是( )。

A.G 系数 B. 系数

C.CV 系数

D.W 系数

【答案】B (其中,为测量目标效应方差,为绝

【解析】用相对误差估计出来的信度系数是G 系数,它是测量目标的有效变异占有效变异与相对误差变异之和的比值。用绝对误差估计出来的信度系数是®系数,它是测量目标自身的分数变异在全体分数变异中所占的比率,由绝对误差估计出来,计算公式为:

8. 如果测验分数与效标之间呈非线性关系,计算出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会( )。

A. 尚估相关的大小

B. 低估相关的大小

C. 正确估计相关

D. 无法估计相关

【答案】B

【解析】效标与测验分数之间的关系是否线性关系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的前题是假设两个变量的关系是线性的分布。在大多数情况下,该假设可以成立。如果测验分数与效标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会低估相关的大小。

9. 我们通常将学生的考试结果按名次排队,这些名次属于( )变量。

A. 命名

B. 顺序

C. 等距

D. 等比

【答案】B

【解析】学生的考试结果的名次是一种顺序变量。

10.( )测验通常用于预期个体在职业、训练课程或教育中的成功。

A. 智力

B. 性向(能力倾向)

C. 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