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之学校体育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教学规律
【答案】体育教学规律是指体育教学过程内部各种教学现象所存在的本质联系。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包括社会制约性规律、认识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与学的辩证统一规律、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
2. 观察法
【答案】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条件下,根据预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计划,通过感官或一起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参考与考究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二、简答题
3. 学校体育中如何进行课余体育管理?
【答案】在管理方式上,根据学校的体育设施条件、学生的年龄特征、课余时间的长短等特点有所不同。
(1)大学课余体育管理方式
大学的课余体育管理应以大学生的自觉性为中心,体育教师应通过协助制定课余体育活动计划,建议锻炼方式方法,提供必要的技术辅导和场地器材,以及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等途径实施间接地管理。
(2)中学课余体育管理方式
中学的课余体育管理应采取半自主调控形式,既强调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又通过竞争性、娱乐性、集体性、时代感强的运动竞赛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与积极性。
(3)小学课余体育管理方式
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计划,根据集体活动统一选择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管理中教师应起主要作用。
4. 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案】(1)体育教学环境的开放性
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体育实践课,大多数中小学体育课主要在室外操场上进行,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这就必然给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提出了不同于室内听课的特殊要求。
(2)运动技能学习的重复性
运动技能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体育教师应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恰当安排练习形式和练习时间,通过反复多次的不同练习,达到掌握、提高运动技能的目的。
(3)承受身心负荷的双重性
体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肢体直接参与运动,而且还伴随大量的思维活动及情感的多种体验。体育教学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地发展。
(4)人际关系的多边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小群体之问的人际交往,形式多样,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5)教学效果的综合性
体育教学具有“増知识、强体魄、强意志、调感情、调精神”的综合教育作用。
5. 体育教学过程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案】(1)体育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
课前准备是是指教师和学生按照统一的教学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是体育教学系统运行的首要程序,包括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
教师备课
备课是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校的体育课程资源的条件,结合学生的体育基础,选择最佳的体育教学手段,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学生预习
预习是指在上课之前教师备课的同时,学生对教材内容作预先的学习。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练习效率,加快掌握动作技能的速度。
(2)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阶段
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阶段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明确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体育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调控得当
a. 教师要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正确地选用体育教学方法。
b. 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及价值科学地分配教学时间。
c.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掌握好教学进度。
d.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效果和程序,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e. 学生要集中精力,注意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和讲解,认真进行练习。
积极互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体育教学过程的检查与评价阶段
教学效果的检查与评价是一个程序中相互联系着的两个环节。
检查
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学效果,主要包括教师观察、身体素质测定、运动技能展示等方式。
评价
包括对达到规定体育教学目标的程度、学习态度、体育教师等的评价。
6. 如何以整体的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答案】学校体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学校体育整体效益的获得。
(1)学校体育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上好体育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但是仅靠每周三节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积极开展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等课外体育活动,并与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方面结合,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才能收到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的实效。
(2)学校体育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学校体育工作要做到以普及为主,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下指导下普及。学校要在上好体育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群众的课外体育活动。
(3)学校体育要与健康锻炼、卫生保健工作相结合
学校体育工作与卫生保健工作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必须统筹安排,紧密结合起来就会。为获得学校体育的整体效益,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进行锻炼身体的知识的指导,一方面,要重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进行安全、健康教育,使身体锻炼与保健有机结合。学校对体弱的学生,应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区别对待,组织安排适当的体育活动。此外,还应注意改善学生营养和学校环境卫生条件等。
7.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地使用队列队形?
【答案】(1)影响队列队形运用的因素
包括体育课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场地情况等等。
(2)基本要求
简捷高效
队列队形的运用要力求科学合理,要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捷的队列队形变换,最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利于课堂教学
在队形的设计与安排时,要力求做到有利于学生,有利于教师的指导与监控。
合理利用口令
要求体育教师在课中运用队列队形的同时,注意提高指挥口令运用的合理性、准确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