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原著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周期
【答案】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波动顺次经过繁荣、衰退(危机)、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并且有规律地周而复始,反复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经济周期是在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一种经济现象。繁荣阶段的特征是:就业增加,需求增加,产出增加,资源充分利用。衰退阶段的特征是:经济由最高点开始收缩,消费和投资减少,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萧条阶段的特征是:失业率升高,需求萎缩,产出处十最低点。复苏阶段的特征是:投资增加,就业、消费、产出开始上升。可以根据经济周期持续的时间长短,把经济周期分成四种类型:
(1)基钦周期,其时间长度为3~5年; (2)朱格拉周期,其时间长度为9~10年; (3)库兹涅茨周期,其时间长度为15~25年; (4)康德拉捷夫周期,其时间长度为45~60年。
2. 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为基本联结方式,即以商品等价交换关系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它依靠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国民经济活动。市场经济体制以自由竞争为特征,通过市场价格支配着人、财、物等资源在产业之间与企业之间的移动。价格的高低调整着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源投入,从而实现资源在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分配,使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趋向均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还起着激励创新、鼓励技术进步、择优汰劣的作用。一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为了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都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进行创新,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经营的组织和管理。在激烈的竞争中,落后的商品生产者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淘汰,由此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是指根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于1995年1月1日建立的,取代了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世界多边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内容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使之可以包括关贸总协定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世贸组织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人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扩人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方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 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份额和利益。我国政府于1986年提出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
地位的要求,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并完成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法律程序,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4. 地区经济分工
【答案】地区经济分工是指不同区域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由于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为满足各自生产、生活方面的多种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各个区域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这样,就产生了地区经济分工。地区经济分工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各区域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 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有利于提高各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
5. 卖方市场
【答案】卖方市场是指以卖方为主导、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卖方型市场格局。这种类型的市场格局出现于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购买者为能购买到商品而竞争,商品出卖者则物以稀为贵,导致市场上商品价格上涨,这时商品买方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 相反,卖方则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优势地位。在卖方市场格局下,市场上商品价格信号和利率信号等都发生了扭曲,从而导致分配不合理、企业缺乏竞争,企业便会丧失强化经营管理、采用新技术和降低成本的动力和压力。可见,长期而严重的卖方市场,同样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6. 公司治理结构
【答案】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问的互相制衡关系的泛称,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规范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三者关系,其实质是通过规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责,保证公司投资者的投资得到最佳回报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当今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市场导向型体制。有非常发达的金融市场,公司股权广泛分散,公司控制权市场十分活跃。典型国家如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 二是网络导向型体制。公司的股权比较集中,银行在融资和公司监控方面有实质性的参与。典型代表是日本和德国。这两种体制目前也存在部分趋同的迹象。在我国,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仟务。
7. 控股公司
【答案】控股公司是指由一个自然人或法人通过掌握一定额度股份从而控制公司经营活动的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分为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两类:绝对控股是指一个投资主体通过掌握一家公司半数以上的股份而实行的控股; 相对控股是指一个投资主体虽然没有掌握一家公司半数以上的股份,但与该公司中其他投资主体相比,掌握着该公司相对多数的股份,从而实行的控股。控股公
司按控股方式,分为纯粹控股公司和混合控股公司。纯粹控股公司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业务,只是凭借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进行资本营运。混合控股公司除通过控股进行资本营运外,也从事一些生产经营业务。
8.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答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安排国有资本支出的专门财政预算,是政府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顶算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重要方式,是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重要手段,是对国有资本管理和运营进行评价考核的重要方面。
9. 均衡市场
【答案】均衡市场是指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买卖双方地位均衡的市场格局。当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大体上符合对商品的需求时,商品的市场价格能够大体上与商品的价值相符合,基本上保持价格稳定,各种市场机制就得以有效调节市场运行。所以,均衡的市场格局,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
10.承包经营责任制
【答案】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指以承包经营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促进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形式。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本内容是“定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其具体形式有“两保一挂”、“递增包十”、“投入产出包十”、“工资含量包十”等等。其中最普遍的形式是“两保一挂”或称“两包一挂”,即企业包上缴国家利润,包完成技术改造任务,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浮动。在实行承包制的条件下,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成为发包方,企业则成为承包方,后者以完成“两包”任务为条件,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取得经营自主权,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干预受到限制。在完成合同任务后,按照合同规定的基数和比例,向国家上缴利润和税金,剩下的利润归企业自主支配。在企业完不成上缴任务时,原则上要用过去积累的留利来补足。同时,在国家核定的工资基数的基础上,企业的工资总额随实现利润或上缴利税的增减,按一定比例上下浮动。
二、简答题
11.如何深化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与结构?
【答案】(1)深化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要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