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信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产资料生产增长较快原理或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

【答案】生产资料生产增长较快原理是指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增长的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这是因为随着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将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社会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例逐步增大,而可变资本的比例相对缩小,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长得更快,因而社会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必须快于对用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从实物形式来看,就是生产资料的生产要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加得更快。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价值上和物质上得到补偿。可见,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后是消费资料的生产。生产资料生产增长较快,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的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的生产而孤立地、片面地发展,前者的发展必须受到后者的制约。

2. 劳动过程

【答案】劳动过程是指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但是,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的过程,因而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

(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工人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就属于资本家,工人是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为使工人的劳动合于自己的日的,就要对工人的劳动进行监督,迫使工人紧张地劳动,并节省生产资料的耗费。

(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的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的过程,因而劳动成果也就归资本家所有。

3. 价格

【答案】价格是指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价格的本质是从属于价值并由价值决定的货币价值形式。价值的变动是价格变动的内在的、支配性的因素,是价格形成的基础。但是,由于商品的价格既是由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也是由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因而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动; 同样,商品价值的变动也并不一定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因此,商品的价格虽然是表现价值的,但是,仍然存在着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不相一致的情况。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直接围绕它的价值上下波动; 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利润的平均化,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价格

的基本职能主要有:标度职能、调节职能、信息职能。

4. 新殖民主义

【答案】新殖民主义是指采用比较隐蔽的、间接的办法,主要是以经济渗透的办法来控制和掠夺发展中国家,以继续保持和维护垄断资本的各种利益。新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家控制和剥削的方法很多,主要是以“援助”为旗号进行国家资本输出,以此控制受援助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此外还利用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不等价交换、技术上的垄断地位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盘剥。新殖民主义的推行,使得世界上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

5. 价值尺度

【答案】价值尺度是指用货币作为尺度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这是货币的首要职能。货币之所以能起这个作用,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所以能够用来衡量和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它是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即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或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的必然表现形式。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也可以仅仅用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就是说要衡量某一商品价值的多少,并不需要把现实的货币摆在那里比较,只要写出或说出值多少货币就可以了。

6. 价格领导制

【答案】价格领导制是指由一个行业中被公认为行业领导的大企业不定期地宣布价格变动,其他公司随之效仿,由此达到统一高价和共同获得高额利润的目的。默契的联合就是大公司通过心照不宣的协同行动来提高和统一价格以垄断市场。这是一个行业的若干大公司能够实行统一的垄断价格而又不至于触犯刑律的最好力一法,其主要形式是价格领导制。在部门中取得支配性地位的最大公司会自然取得价格领导地位; 而在寡头垄断部门有时则是几个主要企业交替充当价格领导。

7. 金融资本

【答案】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相融合生长的资本。工业生产集中的高度发展和垄断的产生,推动银行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形成银行垄断。银行由担任支付的简单中介人变为万能的垄断者,掌握和支配国内绝大部分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料和原料来源。银行垄断组织和工业垄断组织通过互相收买对方企业的股票和互相参加董事会等办法,使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为一、混合生长,形成金融资本。金融资本的存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银行垄断资本和工商业垄断资本在统一的组织内实行直接的结合; 另一种是银行垄断资本和工商业垄断资本在资本关系、信贷关系和其他关系方面实行紧密的联系,共同控制社会经济活动。金融资本的典型存在方式是资本主义的大财团,它的特征有:W 银行垄断资本的实力进一步加强; (2)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迅速发展; (3)跨国银行大量涌现。金融资本产生以后,就以它巨大的经济实力来谋求在经济上的统治。随着金融资本的形成就产生了金融寡头。

8. 资本循环

【答案】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叮个阶段,采取了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资本循环是资本运动的基本形式。资本循环属于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 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是:必须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9. 货币政策

【答案】货币政策是指国家根据确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调节利率和信贷规模来影响社会经济运行的政策。由于货币政策的核心是如何控制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手段实际上也就是中央银行所运用的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各种手段,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根据货币政策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方面的不同功能,可以把货币政策分为均衡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三种类型。

10.生产社会化

【答案】生产社会化是指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生产社会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即生产资料由个人的生产资料变为社会化的、只能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 (2)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即生产本身由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为一系列的社会行动。就一个企业来说,生产过程必须由许多工人分工协作共同劳动才能完成; 就不同部门的企业来说,生产过程表现为许多相互联系的部门连续进行的生产活动; (3)产品的社会化,即产品由个人产品变成了社会的产品,它由整个社会生产出来,并通过交换满足社会需要。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到机器大工业阶段时,才走上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道路。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水平随着生产力的增长、企业规模的扩大、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进步、商品关系和市场范围的扩展而不断提高。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客观上必然要求劳动者共同使用的己经社会化的生产资料由整个社会占有,以便对社会化生产按照社会需要由社会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管理,并按照社会的需要配置社会资源和分配劳动产品。这样,生产关系才能适应生产力的社会性质。

二、简答题

11.国际经济协调的原因、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案】(1)国际经济协调的原因

①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程度加深,需要进行国际范围内的经济协调;

②世界经济发展失衡所产生的危机和矛盾,需要进行国际经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