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北师范大学公共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市场失灵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
①外部性,即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造成的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利益或成本的变化,而另一个经济主体又没有得到补偿或支付的情况;
②公共产品,即对整个社会有益,但因不能获得收益或私人成本太高而私人厂商不愿意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如国防、空间研究、气象预报等;
③非零交易成本,如搜集信息、讨价还价、达成合同等所需要的成本,往往使得交易难以进行;
④市场特权,如垄断的存在或过度的竞争;
⑤市场机制不能够解决社会目标问题;
⑥非对称信息,如生产者往往具有比消费者更多的关于商品的信J 急。
二、简答题
2. 十八届二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进一步起“决定性”作用,简述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答案】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意味着市场在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并不总是有效的,会出现“失灵”。市场失灵的情况决定了政府介入、干预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始终起着基础性作用,市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介入和干预,只是辅助性的、补助性的。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角色,是由弥补市场缺陷或不足的需要所决定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政府找准自己的角色。
(1)调控人角色。即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是通过二个层次来实现的,即微观层次、结构层次和宏观层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调控人的角色,主要是针对宏观层次而言的。至于微观层次和结构层次上的资源优化配置,要让给市场机制去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这两个层次无所作为,相反,政府可以根据其信息方面的优势,制定一些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来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向,指导产业结构的合理转化,以配合宏观经济总量的控制。
(2)公益人角色。履行这一角色的职责是实现并维护一定的公共目标,其一,提供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其_,鼓励和保护有益的外部效应,预防和制止有害的外部效应; 其三,调节收入分配,避兔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拉大。
(3)管制人角色。其角色职责是对私人经济部门(厂商或家庭)的活动进行某些限制和规定。
政府管制的目的主要有尸个。一是防止自然垄断。二是防止过度竞争。一是保护消费者、雇员的利益。
(4)仲裁人角色。在市场经济中,相互竞争的各经济主体一旦发生利益冲突,当事人自己是无法界定各自的利益分界的,因为市场本身不具备划分经济主体利益界限的机制。各经济主体在竞争中发生利益冲突是难以避免的,但它们自身又不具备化解冲突的能力。所以,很需要政府来充当仲裁人的角色,以设定划分经济主体利益的规则,并根据既定的规则,确定经济主体之间冲突的经济利益,保证各经济主体能在公平的条件下竞争,防止超经济强制的发生。
(5)守夜人角色。其角色职责是防止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在市场经济中,竞争的残酷现实,很容易诱使某些人铤而走险,产生非法侵犯他人权益的动机,导致经济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经济主体既缺乏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打击对方。只有政府才能担当此任,因为政府有暴力机关作后盾。
3. 长期以来,财政赤字一直受到普遍的反对。你认为中国是否可以实行赤字财政政策?
【答案】(1)长期以来,财政赤字一直受到普遍的反对,可能是因为:第一,这与财政收支平衡的原则相悖; 第二,是由中国人传统的“量入为出”的观念所决定的; 第三,当出现财政赤字时,需要弥补财政赤字,而在采用相关措施弥补赤字的过程中,可能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尽管赤字财政政策长期遭到反对,但还是可以视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适度采用以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财政赤字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也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是国家职能的必然产物。纵观世界各国,在经济增长缓慢、市场萎靡的时候,一般都以财政赤字的增加为代价来支持经济持续发展。中国从市场化改革一开始,1979年立即就出现了大规模的财政赤字,此后几乎所有年份都安排了顶算赤字,并且预算实际执行结果也基本上都是赤字。
(3)中国政府实行了“积极的则政政策”
基本内容就是运用财政赤字去刺激经济,这是公开“积极”主张运用赤字手段,从而导致财政赤字规模的大幅度增长,在经过30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政府对于赤字的态度,终于从前期的反对,到实际上的默认,再到公开的赞同。赤字观上的这种演变,从根本上看是由经济体制的变迁所决定的。
4. 商品税类有哪此优缺点?
【答案】商品税,又称流转税,是指对商品的流转额和非商品营业额课征的各税种的统称。
(1)商品税的优点
①税收征管相对简便
商品税主要是对生产经营的企业课征的。相对于对个人课征的所得税而言,商品税的计算是较为简单方便的。
②收入较为稳定
与所得税相比,商品税的税收收入较为稳定。商品税只要有市场交易行为发生就要课税,因而不受或较少受生产经营成本的影响。
③直接影响市场活动
商品税是对商品和劳务的市场活动直接征税,纳税环节的确定、差别税率的运用、税收的减免等,都会直接影响商品和劳务的供需对比状况,促进或阻碍政府的产业政策目标和其他目标的实现。
(2)商品税的缺点
①税收负担的间接性
商品税的纳税人经常与负税人分离,因此,其税负的承担者往往并不直接感受到自己是税收的实际交纳者,而纳税人只不过是整个税收活动的中介者而己。同时,负税人对税负增减的感受程度,也相对弱于所得税的负税人。增加商品税增加的是消费者的负担。
②商品税一般具有累退性质
商品税一般实行比例税率,纳税人的税负随着消费的增加而下降,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而下降。这是因为,同样的消费,穷人要用自己较大份额的收入去承担税负,而富人只要用其收入的较少份额就足以应付税收的课征。从这个意义上说,穷人的税负重。
5. 你认为中国是否有必要以社会保障税取代社会保障费?
【答案】我认为中国有必要以社会保障税取代社会保障费,原因如下:
(1)深化体制改革全球化趋势下,需要以社会保障税取代社会保障费
①全球化下,竞争加剧,增加了国家财政的负担和压力,同时国家又承担了新的社会风险,国家负担沉重,需要分散风险。
②国家要深化体制改革,要调整新的分配方式,国家为缓和矛盾就小得小拿出更多的钱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样一来国家既要负担外在的风险,又要承担内在的压力,财政压力巨大。
(2)人口老龄化加快,需要以社会保障税取代社会保障费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离退休人员数量剧增,带来全国福利保险费总额剧增。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达2.2亿(2012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答1.2亿),并且每年以800万的速度增长,2050年预计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数量为1/3,而我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出现“未富先老”的情况。概括起来我国的老龄化呈现“基数大、速度快、底子薄和负担重”的特点,需要以社会保障税取代社会保障费。
(3)社会集资和管理存在“范围小、层次低、差异大、管理乱、收费难”等问题
①“范围小”:社保的享受存在城乡、行业、体制之别,即享受对象主要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一部分人,70%的农村人口享受的只享受社保中的部分内容。
②“层次低”:目前,在我国除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外,其它社会保险项目仍然停留在试点阶段,没有全面实行社会统筹。
③“管理乱”: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混乱。一是部门分割,管理成本高昂。二是社会保障基金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