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师范大学公共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公共选择

【答案】公共选择也称公共决策,指政府或公共部门的选择,即公共部门对公共物品如何生产、生产什么和为谁生产的间题进行决策和选择。公共选择或公共决策具有三个特点:

①集体性。公共决策不是私人决策者做出的个人决策,而是由政府做出的集体决策。从经济内容上划分,公共决策主要包括资源决策与分配决策。资源决策是关于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集体面临的共同问题,这是一个效率问题。分配决策是关于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公平问题。

②非市场性。私人物品是通过市场来解决生产和分配的,而公共物品则是通过非市场的政治程序来解决生产和分配问题的。公共物品生产的资源配置问题不能通过经济市场来有效率地解决,只能通过政治市场来解决。在政治市场上,需求者或消费者是选民、纳税人,供给者或生产者是政治家、政府官员。供求双方通过交换相互发生作用。

③规则性。市场运行有一定的规则性,公共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则性。在个人之问存在偏好差异的情况下,必须确定规则以便协调人们的行为,因此政府必须进行决策以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和满足-般人或多数人偏好的规则。

二、简答题

2. 十八届二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进一步起“决定性”作用,简述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答案】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意味着市场在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并不总是有效的,会出现“失灵”。市场失灵的情况决定了政府介入、干预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始终起着基础性作用,市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介入和干预,只是辅助性的、补助性的。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角色,是由弥补市场缺陷或不足的需要所决定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政府找准自己的角色。

(1)调控人角色。即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是通过二个层次来实现的,即微观层次、结构层次和宏观层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调控人的角色,主要是针对宏观层次而言的。至于微观层次和结构层次上的资源优化配置,要让给市场机制去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这两个层次无所作为,相反,政府可以根据其信息方面的优势,制定一些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来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向,指导产业结构的合理转化,以配合宏观经济总量的控制。

(2)公益人角色。履行这一角色的职责是实现并维护一定的公共目标,其一,提供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其_,鼓励和保护有益的外部效应,预防和制止有害的外部效应; 其三,调节收入分

配,避兔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拉大。

(3)管制人角色。其角色职责是对私人经济部门(厂商或家庭)的活动进行某些限制和规定。政府管制的目的主要有尸个。一是防止自然垄断。二是防止过度竞争。一是保护消费者、雇员的利益。

(4)仲裁人角色。在市场经济中,相互竞争的各经济主体一旦发生利益冲突,当事人自己是无法界定各自的利益分界的,因为市场本身不具备划分经济主体利益界限的机制。各经济主体在竞争中发生利益冲突是难以避免的,但它们自身又不具备化解冲突的能力。所以,很需要政府来充当仲裁人的角色,以设定划分经济主体利益的规则,并根据既定的规则,确定经济主体之间冲突的经济利益,保证各经济主体能在公平的条件下竞争,防止超经济强制的发生。

(5)守夜人角色。其角色职责是防止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在市场经济中,竞争的残酷现实,很容易诱使某些人铤而走险,产生非法侵犯他人权益的动机,导致经济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经济主体既缺乏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打击对方。只有政府才能担当此任,因为政府有暴力机关作后盾。

3. 有人将一致同意原则称为“少数人专政”投票规则,这种说法对吗? 有人将多数同意原则称为“多数人专政”规则,这种说法对吗?

【答案】(1)一致同意原则与“少数人专政”投票规则

将一致同意原则称为“少数人专政”投票规则来源于一致同意原则中,如果有一人不同意,一致就无法达成。但这不会成为“少数人专政”的投票规则,任何人都无法做出不符合帕累托改进的改变,所以并不是权力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2)多数同意原则的确有可能会造成“多数人专政”局面

①因为集体行动往往具有内在强制性,最终的集体决策要按照多数成员的意愿决定,结果又要求全体成员服从,但是只是有可能导致多数人侵害少数人利益的现象发生,并不是这种投票机制就一定会产生“多数人专政”现象。

②如果进行的是帕累托改进,而多数人投票通过之后少数人由于短视或者信息不完全而反对,此时就不是“多数人专政”,而是改进社会福利的特殊情形。

4. 市场经济中不仅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情形,政府有时也会失灵。萨缪尔森指出,“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时,政府失灵便产生了”。谈谈政府干顶失灵的原因。

【答案】(1)政府干预失灵的含义

政府干预失灵又叫“政府失败”: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人们期望政府能够办好市场办不好的事,结果却发现政府不仅不能补救市场失灵,反而降低了社会效益。这种现象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政府失败”。

(2)政府干预失灵的原因

①政府的政策偏差

政府政策之所以会发生偏差,以至出现坏政策,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改变某种体制或政策的代价与人们预计从这种改变中得到的好处相比太高了,因而人们不愿或实际上不可能改变这一体制或政策。二是由于某个地方出了毛病,体制或政策的运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是变得只有利于某些特殊利益集团。

②政府政策的低效率

政府政策的低效率是指所执行的政策不是最好的政策,即这种政策不能确保资源的最优配置。 政府政策的选择之所以难以达到最优状态,是由民主决策程序本身固有的弱点决定的:

a. 选民和政治家都是经济人。政治家们会尽可能地提出一些能够体现他们自身利益的提案,然后对选民进行劝说,使提案得以通过; 选民却无途径、也无经济实力去获取有关提案的详细内情,因而他们很难有效地运用其选举权来制约政府。

b. 简单多数规则。即使政府提供的政策、方案确实是最好的,但由于选举中较多使用的是简单多数规则,而这种规则最终所体现的也只是中间选民的意愿,所以最终的决策结果也难以达到最优。

c. 利益集团的影响。部分利益集团拥有不正当的政治权势,它们利用这种权势影响政府的议案与选民的投票选择行为,从而使政府做出不利于公众的决策。

d. 主管部门领导人自身利益的驱动。领导人的行为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有意或无意地为自身的经济动机所左右和驱动,因而他们对公共利益的理解常常难以真正符合公共利益的要求,也难以为最大限度地增进共同利益而服务。

③政府机构工作的低效率

政府机构的官僚作风严重,时间观念淡薄,工作拖拖拉拉,办事效率极低。造成低效率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政府工作缺乏竞争。政府官员没有解雇威胁,拥有过多的自由,使他们缺乏提高效率的动力。二是缺乏降低成本的内激励。政府部门的活动大多不计成本,加之政府机构的下作大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预算职能部门无法了解其真正的成本,不能准确评价其运行效率。三是监督信息不完备。

④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

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包括两个方面:即政府部门组成人员的增加和政府部门支出水平的增长。 政府部门自我扩张的情形包括:一是政府以供给公共物品和消除外在效应为惟一职能时的扩张; _是政府作为收入与财富的再分配者时的扩张; 三是利益集团存在时的政府扩张; 四是官僚机构与政府扩张; 五是财政幻觉与政府扩张。

⑤政府的寻租活动

寻租活动是指人类社会中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活动,或者说是指那种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

最常见的政府寻租活动有:

一是政府的特许权。指政府对某类商品发放的特别生产许可权或特别销售许可权,获得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