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818学校体育学[专业学位]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指导法

【答案】指导法是指教师通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生会学、善学、乐学、好学,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并灵活运用到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去,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自评、自练的能力。 2. 隐性体育课程资源

【答案】根据体育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可把课程资源分为显形体育课程资源和隐形体育课程资源。隐性体育课程资源主要指经验、生活方式、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等。

3. 体育

【答案】体育是指一种以合目的性的身体活动为媒介,以发展身体和增强体质为本己目标,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的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是指体育运动,包括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狭义的体育是指体育教育

4. —般身体训练

【答案】一般身体训练是指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增进运动员的健康,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改善身体形态和姿势,为专项训练打基础

5. 区别对待原则

【答案】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在训练中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的确定训练目标、内容、手段、方法和运动负荷。个人特点包括年龄、性别、身体条件、训练基础、思想状况、心理品质、个人特征以及文化知识水平等方面

6. 运动技术

【答案】运动技术也称运动动作技术或动作技术,是指合理有效的完成动作的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参加不同体育项目的活动,需完成不同项目的活动,需完成不同的动作,即需要学习和掌握不同的技术。

7. 间歇训练法

【答案】间歇训练法是指在一次或一组练习之后,按照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和积极性休息的进行休息,在运动员机体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心率120-140次/分)就进行下一次(组)练习的方法。

8. 问卷调查法

【答案】问卷调查法实质上是一种书面形式的谈话调查,它是通过让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形式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9. 根据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高中体育教材可采用( )。

A. 以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分类方法

B. 以身体素质为主的分类方法

C. 以运动项目为主的分类方法

D. 以身体素质为主兼顾运动项目的分类方法

【答案】D

10 ,,.在课的准备部分大都安排队列练习、发展一般素质的练习和辅助练习这是指在小学( )。

A. 二年级以上

B. 三年级以上

C. 四年级以上

D. 五年级以上

【答案】C

11.以下不属于体育教学过程基本要素的一项是( )。

A. 体育教师

B. 体育教材

C. 学生

D. 运动员

【答案】D

【解析】体育教师、学生和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

12.在学期结束时,为判断体育教学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属于( )。

A. 终结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过程性评价

【答案】A

【解析】终结性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一个单元,一个模块,或一个学期的教学结束后对最终结果所进行的评价,都可以说是终结性评价。 13.( )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A. 心理发展

B. 身体发展

C. 身心发展

D. 社会适应发展

【答案】C

14.在布置场地、器材时,可动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 )。

A. 分开

B. 靠拢

C. 保持一定距离

D. 保持较远距离

【答案】B

【解析】场地、器材的布局要合理:

全,必要时应划出清晰标记。

的地块。能够移动的器材,向固定器材靠拢。注意卫生和安对活动范围不大的运动项目,应尽量立于场地的边角和面积较小投掷场地的安排,应考虑到对其他练习的影响。

15.体育课的组织工作是一项( )。

A. 比较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B. 很容易的工作

C. 枯燥乏味的工作报告

D. 难做的工作

【答案】A

16.( )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同时颁发了小学和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同年9月,各学科《课程标准》在部分学校开始施行,此后逐年扩大实验范围。

A.1999

B.2000

C.2001

D.2002

【答案】C

【解析】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1年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17.用评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程度和等级的评定,属于( )。

A. 形成性评价

B. 定性评价

C. 过程性评价

D. 相对性评价

【答案】B

【解析】定性评价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和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判断,它强调观察、分析、归纳与描述。

18.在哪种情况下采用分组不轮换的教学形式( )。

A. 场地器材设备条件充足

B. 场地器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