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631教育学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概念是用( )来表示的。

A. 语言

B. 词和词组

C. 言语命题

D. 句子

【答案】B

2.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是( )。

A. 认知发现理论

B. 认知接受理论

C. 认知目的理论

D. 认知建构理论。

【考点】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答案】B

【解析】此题是对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考查。有意义接受理论也称为认知接受理论,它高度重视原有认知结构对新学习的影响,认为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具备可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是影响知识学习的首要变量。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缺乏可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则应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为新的学习提供一个认知的组织框架,“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呈现现行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托尔曼的认知目的理论和最近兴起的认知建构理论都不强调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运用。

3.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

A. 信息加工

B. 学习活动

C. 复杂记忆

D. 理解

【答案】D

4. 柯尔伯格认为,进入( )阶段的个体,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于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这种要求大展开思路。

A 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

B. 秩序和法规定向

C. 社会习俗的定向

D. 社会契约的定向

【答案】C

5. 从小学儿童品德的整体发展来看,小学儿童品德发展过程存在的转折期大约在(

A. 三年级上学期前后

B. 三年级下学期前后

C. 四年级上学期前后

D. 四年级下学期前后

【答案】B

6. 文革后,最早正式出版的我国自己编写的教育心理学教材的是( )。

A. 潘菽

B. 邵瑞珍

C. 韩进之

D. 艾伟

【答案】A

7. 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A. 教师的主导教学

B. 独立完成作业

C. 家庭作业

D. 个别课堂练习

【答案】A

8. (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 内部反馈

B. 外部反馈

C. 动觉反馈

D. 过程反馈

【答案】B

)。 )

9. 下表所示的研究设计叫( )。

A. 聚合式交叉设计

B. 纵向研究设计

C. 拉丁方设计

D. 横断研究设计

【答案】A

10.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 )。

A. 识记

B. 保持

C. 再认

D. 回忆

【答案】D

二、简答题

11.试述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

【答案】(1)外部条件

①家庭教养方式

②社会风气

③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

①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②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③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己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己有的道德判断水平。

12.自我实现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有何启发作用?

【答案】①自我实现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基本需要的满足过程中,各种需要不仅有层次高低之分,而且有前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