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综合考试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综合考试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综合考试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15 2018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综合考试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31 2018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综合考试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46 2018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综合考试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60
一、简答题
1. 简述戈夫曼“印象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戈夫曼的拟剧互动理论实质是“印象管理’,,即是如何在他人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的过程。戈夫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一面论述的:
(1)理想化表演
理想化表演是指为掩饰那些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与标准不一致的行动,而表现出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与标准一致的行动。显示理想化的面孔,首先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掩饰。所有的社会事件与社会行动都有这种故意演戏,即显示理想化形象的成分。
(2)神秘化表演
①演员经常通过限制自己与观众之间的接触,而将其演出神秘化。
②借助自己与观众之间制造“社会距离”,演员可以在观众中造成一个令人敬畏的印象,还可以避免观众对演出提出质疑。
③戈夫曼再次指出,观众也卷入到这一过程中,他们自己也经常以尊敬的方式,对表演者这一行为进行配合。然而,这种神秘化是局限于高阶层和高地位者群体。
(3)补救表演
印象管理是用来应付一些未预期的意外行动的,如无意动作、不合时宜的闯入,失礼、当众吵闹等都会导致表演的不协调。戈夫曼对此提出了四种补救措施:
①表演者使用的补救自己表演的预防性措施,它包括戏剧忠诚、剧组素养、戏剧规则;
②观众或局外人用以帮助表演者补救其表演的保护性措施,其中最主要的保护措施是老练; ③表演者还要采取一些措施,以使观众或局外人都能为了表演而使用那些保护性措施;
④观众的有意忽视。观众为了配合表演的完成,对于表演者的失误会有意识地忽略。
2. 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护概念的异同?
【答案】社会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其实质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事务领域中的干预行动。
社会福利就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向社会成员无偿或低偿提供物质或服务产品的制度和过程。
社会保护(SocialProtection )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建立各种保护性的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或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和结构变化)过程中所受到的利益损害。
(1)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概念的异同:
①异:这两个概念在表达问题的侧重点上也有所不同。
a. 表达问题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社会福利概念侧重反映既有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及与其相关的实践操作模式,而社会政策概念则主要反映政府(或其他组织)在社会福利方面所采取的各种干预行动。
b. 在不同的国家这两个概念所包含的外延也并不相同。一些国家在使用社会政策概念时采用其广义,包含了比较广泛的内容,而使用社会福利概念时相对比较狭窄,因此导致二者的外延出现一定的差异。
②同:许多国家和研究者所使用的“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这两个概念所指的行动领域可能是一致的,以至于在许多文献中这两个概念可以互换使用。其项目都是在公共资金或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向社会成员提供非商业化的物质和服务帮助,使服务接受者可以免费或低费地获得这些物质和服务产品。
(2)社会政策和社会保护概念的异同:社会政策与社会保护是两个既相互关联,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3. 试论制度建设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
【答案】制度建设在社会建设中非常重要,主要表现为:
(1)制度体现为社会规范体系,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在于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从而起到维护社会整体秩序、促进社会整合、激励社会创新的作用。
借助设计合理的制度安排,一个社会可以明确规定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的权利、责任与利益关系,确立适当的社会地位结构以及社会资源的适当分配,从而使得社会运行呈现为一种有序状态,使得社会成员可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2)制度建设滞后会导致制度供给的严重不足,并体现为新旧制度长期并存、制度变迁“堕距”、制度变迁“原则不协调”以及“制度缺失”和“制度真空”等方面,由此会加剧社会矛盾,导致某种程度的社会秩序危机。
(3)制度建设小完善会导致制度的小公正性,使得其仅仅服务于特权阶层、垄断部门、特殊地区,为社会上的强势人群所左右,出现“制度俘获”现象,使制度成为少数人维护和扩大自身利益的工具。
4. 试析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答案】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包括:
(1)成员有限
初级群体一般是指2人到30人的小群体。
(2)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在人数较少的初级群体中,人们可以直接地、面对面地交往,不需要什么中间环节。正是在直接交往中,成员对于彼此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非常熟悉,从而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联系。
(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
在初级群体中,成员间并没有明确、严格的分工,不可能仅仅保持一种角色关系。一般说来,人们之间的关系由一种角色关系转变为多重角色关系,正是初级群体形成的一个标志。
(4)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在初级群体中,成员之间的交往不只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表层关系上,而是富有“人情味”。每个成员都希望了解对方的内心,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成员间期望相互关心与安慰,有一种共同的心理维系。感情交流是成员间亲密关系的基础。
(5)成员难以替代
在初级群体中,成员间充满着富于感情色彩的多种角色关系,因而某个特定成员是不能随意由另外一个人来代替的。在这一点上,初级群体中成员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群体中任何一个成员的缺失,都会给其他成员造成很大的心理震动。
(6)群体整合程度高
初级群体中,成员彼此熟悉,关系极为复杂而且密切,利益休戚相关,因而其群体意识很强,群体整合程度高,尤其是在维护和争取群体利益与荣誉方面,所有成员在行动上往往表现出高度的一致。个别成员的偏离、背叛,会招致严厉的制裁。
(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在初级群体中,一般没有明确、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成员的行为、成员间的关系以及成员与群体的关系,主要靠习惯、风俗、伦理道德、群体意识等非正式的手段来控制、维持。
5. 人群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分析人群行为的主要理论视兔有哪些?
【答案】(1)人群行为的类型
①偶合人群行为
偶合人群是结构最为松散、最缺乏共同目标的人群,人们在这种人群中只投入了最低限度的感情,进入和脱离这种人群都非常随意。
②常规人群行为
常规人群是更具结构特征、经过事先安排而聚集起来的人群,这个人群的行为在日常状态中会遵循社会既有的规范。但要注意的是,在出现意外情况或紧急状态时,常规人群的行为规范可能被打乱。另外,即使是在日常状态中,常规人群也还是不能混同于正式的社会群体,因为社会群体的结构化程度及其成员的持续互动程度比常规人群要高得多。
③表意人群行为
表意人群是指那些用以提供表达感J 清、释放情绪机会的人群。表意人群的行为在大多数时一候并不被允许,但在形成表意人群的某些特定场合,参与者被提供了一种日常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情绪释放。
④行动人群行为
布鲁默所说的行动人群是特指带着愤怒和敌意采取暴力行动的人群,这种行动是不为主流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