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税收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税收的本质来看, 税收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 )。
A. 社会产品分配活动
B. 社会剩余产品分配活动
C. 社会产品分配关系
D. 社会剩余产品分配关系
【答案】D
【解析】从税收的本质来看, 税收是国家与纳税入之间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社会剩余产品分配关系。
2. 我国目前税种中属于地方收入的是( )
A. 増值税
B. 房产税
C. 关税
D. 消费税
【答案】B
【解析】A 项, 增值税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CD 两项, 关税和消费税属于中央税。
3. ( )强调个人承担税收的数量应该与他从公共支出中受益的大小相联系。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中获得利益多的, 多缴纳税收, 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中获得利益少的, 少缴纳税收。
A. 受益原则
B. 纳税能力原则
C. 公平原则
D. 平等原则
【答案】A
【解析】受益原则认为, 纳税人纳多少税应根据每个人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中获得的利益的多少来确定。孚受利多者应多纳税, 孚受利益少者应少纳税, 不享受利益者则不纳税。
4.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 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 从滞纳税款之日起, 按日加收滞纳税款的滞纳金, 滞纳金的比例是( )。
A.2%
B.5%
C.0.2%
D.0.05%
【答案】D
【解析】欠税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逾期未缴纳或未解缴税款的行为。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 从滞纳之日起, 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5. 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收分配中形成的( )。
A. 征纳双方关系
B. 税收分配关系
C. 权利义务关系
D. 财产分配关系
【答案】C
【解析】税法调整的是税收分配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而不直接是税收分配关系。
6. 下列各项中, 不符合《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的是( )。
A. 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时, 冻结的存款以纳税人应纳税款的数额为限
B. 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时, 被执行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必须同时执行
C. 税收强制执行的适用范围不仅限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也包括扣缴义务人
D. 税收保全措施的适用范围不仅限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也包括扣缴义务人
【答案】D
【解析】税收保全措施, 应该是仅限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对于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不适用。税收强制执行措施适用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
7. 以征税和税款支配的权限为标准划分, 可将税收划分为( )。
A. 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B. 直接税和间接税
C. 商品劳务税类、所得税类
D. 从价税和从量税
【答案】A
【解析】B 项, 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 划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C 项, 税收以征税对象为标准划分为商品劳务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行为税类、资源税类等几大类;D 项, 根据计税依据不同, 税收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8. 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
A. 发行国债
B. 发行货币
C. 税收
D. 罚款
【答案】C
【解析】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 而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获取货币或实物, 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 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9. 量能课税就是要实现税收的( )。
A. 绝对公平
B. 相对公平
C. 横向公平
D. 纵向公平
【答案】D
【解析】纵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数额的税收, 即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而量能课税正是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 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少, 纳税能力大者多纳税, 纳税能力小者少纳税, 无纳税能力者不纳税。因此量能课税是实现税收纵向公平的体现。
10.国家征税凭借的是( )。
A. 财产权力
B. 政治权力
C. 所有者权力
D. 资源权力
【答案】B
【解析】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 而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获取货币或实物, 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
11.下列哪项不属于税收预测需遵循的原则?( )
A. 连贯性原则
B. 类推性原则
C. 相关性原则
D. 确定性原则
【答案】D
【解析】一般而言, 税收预测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①连贯性原则。一是时间方面的连贯性, 二是系统结构的稳定性。②类推性原则。经济事物都有各自的运行模式, 并且这些模式之间会存在相似之处。③相关性原则。各种经济现象之间都是相关的。④概率性原则。税收预测必须通过对事物发展偶然性的分析, 揭露事物内部隐藏着的规律性。
12.对纳税人因偷税而少缴的税款, 税务机关有权在( )内追征。
A.2年
B. 无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