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税收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 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 不承担税务登记义务的是( )。
A. 依法负有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
B. 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体工商户
C. 企业在本地设立的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
D. 不从事生产、经营, 但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
【答案】C
【解析】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并据此对纳税人实施税务管理的一种法定制度。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 要办理税务登记, 承担税务登记义务;C 项, 企业在当地的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 是不需要进行税务登记的。不从事生产、经营, 但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除临时取得应税收入或发生应税行为以及只缴纳个人所得税、车船税的外, 都应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2. 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 一般商品税所造成的超税负担要( )选择性商品税。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 由于税负转嫁的存在, 一般商品税所造成的超税负担要小于选择性商品税。
3. 当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无偿转让财产, 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税款时, 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行使( )。
A. 抵押权
B. 留置权
C. 代位权
D. 撤销权
【答案】D
【解析】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 税务机关按规定行使代位权。税务机关可以行使撤销权的情
形包括:①放弃到期债权, 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②无偿转让财产, 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③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 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
4. 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计算公式为( )。
A. 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税收总额/国民生产总值×100%
B. 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税收总额/国民收入×100%
C. 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国民收入/税收总额×100%
D. 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国内生产总值/税收总额×100%
【答案】A
【解析】ACD 三项, 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税收总额/国民生产总值×100%; B 项, 国民收入税收负担率=税收总额/国民收入×100%。
5. 増值税的零税率是指( )。
A. 纳税人外购货物不含税
B. 纳税人本环节应纳税额为零
C. 纳税人本环节不需要申报纳税
D. 纳税人生产销售货物整体税负为零
【答案】D
【解析】增值税出口货物的零税率, 从税法上理解有两层含义:①对本环节生产或销售货物的増值部分免征増值税;②对出口货物前道环节所含的进项税额进行退付。
6. 下列关于纳税申报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 实行定期定额方式缴纳税款的纳税人, 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申报纳税方式
B. 纳税人办理了延期纳税申报的, 应当在申报期限内先预缴税款
C. 纳税人享受定期减税、免税待遇的, 在减税、免税期限内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D. 纳税人当期没有销售货物、提供劳务, 没有取得应税所得的, 不用进行纳税申报
【答案】D
【解析】D 项, 纳税人当期没有销售货物、提供劳务, 没有取得应税所得的, 也应该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纳税申报。
7.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后, 应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的期限是( )。
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答案】B
【解析】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 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有关证件、资料。
8. 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
A. 发行国债
B. 发行货币
C. 税收
D. 罚款
【答案】C
【解析】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 而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获取货币或实物, 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 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9. 纯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以个人需求曲线的( )方向加总求得。
A. 垂直
B. 水平
C. 垂直与水平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由于每个人所支配的公共产品数量一致, 但支付的价格不同, 因此, 对纯公共产品的总需求曲线可以通过将每一消费者在每一可能数量水平上的边际效益加总求得; 或者, 只要将个人需求曲线以垂直的方向相加, 便可得到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
10.纳税评估工作中, 不作为纳税评估的重点分析对象的是( )。
A. 综合审核对比分析中发现有问题或疑点的纳税人
B. 重点税源户
C. 长时间零税负和负税负申报的纳税人
D. 税负正常变化的纳税人
【答案】D
【解析】A 项, 综合审核对比分析中发现有问题或疑点的纳税人要作为重点评估分析对象;BC 两项, 重点税源户、特殊行业的重点企业、税负异常变化、长时间零税负和负税负申报、纳税信用等级低下、日常管理和税务检查中发现较多问题的纳税人要列为纳税评估的重点分析对象。
11;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 负担能力相等, 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 税负不同, .
这是( ).
A. 税收法定原则
B. 实质课税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