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基于中国市场的私人银行发展问题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关键词:私人银行,发展动因,发展时机选择,区位分布,银行监管

  摘要



我国加入世贸后,金融机构加大了金融创新的步伐,表现在国内的商业银行方面,金融创新的重点就是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在全球金融业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发展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什么样的监管制度既能促进其发展,又能有效的进行监管,也成为目前学者和业界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私人银行的发展和监管问题展开论述。理论研究主要是基于效用函数理论,实物期权理论,信息经济学等构建私人银行发展与监管模型;实证研究,以我国上市的11家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市场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验证了私人银行发展的动机,投资时机,区位选择和监管问题。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必然是基于其成本收益后的理性判断,本文首次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分析私人银行在我国发展的动因,构建了私人银行发展动因影响因素实证模型。影响私人银行发展动机的微观因素是:商业银行的总体实力,风险控制能力,管理资产规模,银行的品牌效应;外在因素是社会经济景气度和高净值客户的需求。

(2)私人银行投资时机研究。本文首次提出私人银行投资时机选择期权理论,构建了投资时机指数回归模型。实证结果显示:资本充足率CAR,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GGDP与私人银行投资的等待的时间区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当CAR每增加1%,则投资私人银行的发生概率会增加,投资等待的时间就会缩短1.34%。银行的盈利能力RR与私人银行投资等待的时间区间呈现正相关关系。银行的利润率 RR越低,私人银行投资等待时间越短,利润最高的私人银行业务也就成为了各家商业银行新业务的首选。银行的不良资产率BA与私人银行投资等待的时间区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银行的不良资产过高,就会造成银行的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投资问题上会选择继续等待。不良资产率每增加1%,则私人银行投资等待时间就延长0.52%

(3)私人银行区位选择研究。本文首次以银行追随客户理论来研究私人银行的区位选择问题,构建了影响私人银行区位分布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私人银行的数量与各城市的高净值客户人数和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私人银行的区位选择影响显著。影响私人银行区位选择的宏观因素是我国的市场机会,制度性因素和地区可支配人均收入水平;外在因素是各地区的高净值客户数量。

(4)私人银行发展与监管研究。私人银行监管会对私人银行的发展带来正面或负面影响,根据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效用理论,首次提出私人银行监管的效用假说,从私人银行营运OE和高净值客户的权益RC两个角度来解释私人银行发展和监管的关系,构建了监管因素与私人银行发展模型。研究发现: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拥有私人银行牌照,专业人才的比重,金融业的竞争程度,信息披露程度这些监管措施与私人银行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不良资产比率和流动性比率越高等因素是私人银行的发展的不利因素。

(5)根据本文对中国市场的私人银行发展动因,投资时机,区位选择,监管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针对我国某私人银行进行案例分析,根据投资时机期权理论确定出该私人银行在项目价值为5880万元时进行投资,项目的期权价值达到最大。构建了其发展问题实证模型。研究发现:私人银行营业性机构数目和私人银行专业人才的比重与私人银行发展呈正相关,但是影响不显著。银行资产收益率和高端客户的人数,GGDP与该私人银行的发展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银行的股权关系与私人银行发展呈负相关,但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