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国际商务(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某电子公司正考虑如何最有效地向世界市场提供用作消费品和工业电子产品的微处理器。建造一座制造厂约需5亿美元,并且要求劳动力的熟练程度很高。据估计未来10年这种产品的总市值为100亿美元〜150亿美元。本行业现行关税一般较低。该公司应采用集中生产还是分散生产战略?为有利于生产,公司应将生产地点定在何处?

An electronics firm is considering how best to supply the world market for microprocessors used in consumer and industrial electronic products. A manufacturing plant cost approximately $500 million to construct and requires a highly skilled work force. The total value of the world market for this product over the next 10 years is estimated to be between $10 and $15 billion. The tariffs prevailing in this industry are currently low. What kind of manufacturing strategy do you think the firm should adopt-concentrated or decentralized? What kind of location (s ) should the firm favor for its plant (s ) ?

【答案】(1)该公司应该集中生产,因为:①本行业的现行关税较低;②建造一座微处理器的制造厂成本很高;③微处理器的价值重量比很高。所有的这些因素都使集中生产优于分散生产。

(2)至于考虑将生产地点定在何处,这个公司应该考虑三个因素:国家因素、技术因素和产品因素。首先,考虑国家因素,公司应该将生产地点放在存在有熟练的高技能劳动力的国家。这条标准可能就将地点限制在了发达国家。第二,考虑技术因素,企业在从事特定制造活动中所采用的技术对于生产选址的作用可能是关键性的。建造一座制造厂约需5亿美元,成本很高,则以一个最理想的地点的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服务于世界市场就很有意义了。最后,考虑产品因素,由于较高的价值重量比和存在对产品的普遍需求,这家公司可以集中在一个地点进行生产。

2. 重读“管理聚焦”专栏中“陶氏化学公司的矩阵结构兴衰记”一文,然后回答如下问题:

(1)为什么陶氏化学公司最初采用了这种矩阵结构?这种结构会产生哪些问题?你认为这些问题是矩阵结构的典型问题吗?

(2)20世纪90年代后期,是什么促使了陶氏化学公司要变革其矩阵结构?结合陶氏公司所处的竞争性环境和化学行业的性质,陶氏的公司结构还能适应发展吗?

【答案】(1)陶氏公司最初采用矩阵结构的目的在于使陶氏营运部门既能对地区市场需求作出反应,又能对公司目标作出反应。这样,业务部可能负责使陶氏公司该业务的全球生产成本最小化,而地区分部则负责决策在该地区市场上销售产品的最佳方案。

这种结构的多条汇报渠道导致混乱与冲突。一大批主管组成了一个笨拙的官僚机构,相互重叠的职责造成权力之争和无人负责。地区经理与监管业务的经理无法在建哪个工厂以及把它建在哪里的问题上达成一致。

这些问题正是矩阵结构的典型问题。矩阵结构容易官僚化,不灵活,而且冲突特性多于希望的合作。

(2)由于公司战略上的变化——重新聚焦化工商品,陶氏化学公司放弃了矩阵结构,而赞同更为精干的基于全球业务分部的结构。

在90年代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矩阵结构的管理过于复杂,花费也太高,特别是考虑到公司重新聚焦化工商品——低成本的生产厂具有竞争优势,因此,矩阵结构被放弃,而改用能更适用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业的基于全球业务分部的结构。

3. 在最近几十年中,为什么全球资本市场发展如此迅速?你认为在未来的十年这一发展能否持续?为什么?

【答案】(1)全球资本市场在近几十年中蓬勃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

金融服务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它吸收了关于市场、风险、汇率、利率、资信等大量的信息。正是由于这种信息密集度,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金融服务业受到的影响程度要超过其他任何行业。国际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上任何两个地方之间的即时联系。同时,数据处理能力的迅速发展也使得做市商能吸收和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信息。这种发展促进了一体化的国际资本市场的形成。现在对于金融服务公司来说,从事一天24小时交易在技术上已经是可行的,无论是股票、债券、外汇,还是任何其他金融资产。由于通信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国际资本市场已经无眠。

②放松管制

世界各国的金融服务业都曾经是所有行业中受到最严格管制的行业。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许多限制被取消。部分原因是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该市场从一开始就处于国家管制之外。另一部分原因来自金融服务公司的压力,这些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希望在一个管制较松的环境下经营。社会日益接受与个人主义政治哲学相关的自由市场理念,这也有利于全球金融市场放松管制的趋势。除了对金融服务业放松管制,许多国家在70年代初开始解除资本管制,放宽了外国投资者对国内投资的限制和本国居民及公司对外投资的限制。

(2)全球资本市场给借款者提供了更低成本的借款平台,给投资者提供了更能分散风险的融资平台。鉴于资本全球化能带来利益,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有望持续。

4. 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CEO , 有一项金额达1亿美元的投资要在俄罗斯或捷克之间进行选择。假定两国的长期投资回报相同,因此你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风险的考虑,请估计在两国从事商务活动的风险有何不同。你优先考虑在哪国投资?

You are the CEO of a company that has to choose between making a $100 million investment in either Russia or the Czech Republic. Both investments promise the same long-run return, so your choice of which investment to make is driven by considerations of risk. Assess the various risks of doing business in each of these nations. Which investment would you favor and why?

【答案】当评估投资的风险时,应当考虑政治、经济和法律风险。据当前的环境看,俄罗斯的投资风险比捷克高。 捷克刚刚被认定为是欧盟未来的成员,将会获得欧盟提供的利润和稳定性保障。相反,俄罗斯离加入欧盟还有较长的时间。(注意根据当今局势来答,答案可能是不一样

的)

二、论述题

5. 重读“国家聚焦”专栏中“中国是新重商主义国家吗?”一文。

(1)你认为中国追求的政策符合重商主义的特征吗?

(2)美国和其他国家对此应该怎么做?

【答案】(1)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为:金银是国民财富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保持商业活力的必需品。重商主义的主要原则就是保持贸易顺差以实现一国的最大利益,即出口超过进口,这样一国就能积累金银,増加国民财富、声望和权力。重商主义理论一贯主张政府干预以便达到对外贸易顺差。重商主义者认为大量贸易不一定是好事。相反,他们建议政策目标应该是出口最大化而进口最小化。要达到此目的,可通过关税和配额限制进口,并对出口实行补贴。重商主义将贸易看成零和博弈。

由此看来,中国并不符合重商主义的特征。中国虽然采取了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政策,但是中国并不认为贸易是零和博弈,也不认为大量贸易不一定是好事。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政策,就是要走出去,与各个国家交流合作,进行贸易。

(2)美国和其他国家应该集中国家的资源和人才发展本国具有优势的产业,以保持在该行业的领先地位;同时加大在弱势产业中的投入,以追赶在该行业中占有优势地位的国家。

6. 讨论对外国经营活动控制的需要如何随企业战略和核心竞争力的不同而不同。进入模式选择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如果企业的竞争优势(它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对特有的技术诀窍的控制基础之上,那么应尽可能地避免技术授权与合资经营安排以使对技术的失控降到最低限度。对于竞争优势是建立在管理诀窍基础之上的企业,失去对管理技能控制的风险并不大。故而,许多服务企业愿意选择特许经营与子公司混合的方法来对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内的特许经营进行控制。子公司可以是全资的,也可以是合资企业,但是大多数的服务企业发现与当地合伙者合资经营能最好地控制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