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位)911专业理论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维瓦尔第

【答案】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作有歌剧、教堂音乐和各种器乐合奏,500多首协奏曲是其创作的核心,他继托雷利之后进一步确定小提琴独奏协奏曲的形式结构,发展小提琴的演奏技术,创造了富于戏剧性的演奏风格,并为当时几乎每一件乐器都写作了协奏曲,对后世协奏曲发展有重要影响,他还是标题音乐的先行者,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前附有说明音乐内容的短诗。

2. 科雷利

【答案】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学于博洛尼亚,后半生服务于罗马的红衣主教。他是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创始人和近代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奠基人,创作虽不多,共72部作品,但他的三重奏鸣曲和大协奏曲,为巴赫和亨德尔等人的奏鸣曲和协奏曲创作打下重要基础。

3. 幻想曲

【答案】指自由发挥作曲家的想象力、较少遵循传统曲式的乐曲。起源于16世纪即兴演奏的传统,在17世纪上半叶时接近利切卡尔、坎佐纳和随想曲。18世纪以后,幻想曲在古钢琴和管风琴领域获得广泛运用,呈现复调和主调风格交替的特点,巴赫的《d 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是巴洛克时期幻想曲创作的范例。

4. 瓦格纳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改革传统意大利歌剧,以“乐剧”的新观念影响了19世纪末期的音乐发展,代表作为歌剧《唐豪塞》《罗恩格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等。

5. 德沃夏克

19世纪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答案】创作遍及声乐与器乐的各个领域。作有9部交响曲(如

《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11部歌剧(如《水仙女》)、40多首室内乐(如钢琴三重奏“杜姆卡”)、以诗人爱尔本的叙事诗集《花束集》为题材写作的交响诗(如《金纺车》)等。曾在美国任职,部分作品体现出黑人和印第安人音乐的影响。

6. 交响乐

【答案】交响乐是指一般是为管弦乐团创作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它的产生同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意大利歌剧的序曲以及当时流行于各国的管弦乐组曲、大型协奏曲等体裁

有直接的联系。交响曲的结构,一般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结构,其音乐特点是快速、活泼,主调具有戏剧性,表现人们的斗争和创造性的活动。第二乐章:曲调缓慢、如歌,是交响曲的抒情中心。采用大调的下属调或小调的关系大调。第三乐章:中速、快速,可回到主调,常以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为基础,采用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等,具有舞蹈性。第四乐章:非常快速,主调多采用回旋曲式、回旋奏鸣曲式或奏鸣曲式的结构,它常常表现出生活的光辉和乐观情绪,也往往表现出生活、风俗斗争的胜利,节日狂欢场面等。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思想内容最深刻、结构最完美、写作技术最全面而艰深的大型器乐体裁。在交响乐发展史上出现了三位巨匠:海顿、贝多芬和莫扎特,他们对于交响乐发展和成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中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是交响乐形式规范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代表作品是《伦敦交响曲》和大型清唱剧《创世纪》。

7. 《勃兰登堡协奏曲》

【答案】巴赫1721年任职克滕期间,为勃兰登堡选帝侯而作的一组管弦乐作品,共6首。乐曲多为“快—慢—快”三乐章形式,每首有不同的乐器配置,其中第3和第6协奏曲没有突出的独奏乐器,属于乐队协奏曲,第1、2、4、5首以合奏组和独奏组进行竞奏对比,属于大协奏曲类型。《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管弦乐作品登峰造极之作。

8. 管风琴

【答案】由音管发音的古老键盘乐器。形制较大,以音管、音拴、键盘、风箱等部件构成。创制于古罗马帝国时期,中世纪晚期开始用于教堂,既有大型固定的管风琴,也有小型便携式的管风琴,文艺复兴晚期管风琴的制造业达到顶峰,推动管风琴音乐的发展,17~18世纪德国的管风琴音乐标志着巴洛克宗教器乐音乐的高峰时代到来。

二、简答题

9. 简述沃尔顿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沃尔顿(W.Walton 1902~1983),是20世纪20年代后活跃在英国乐坛上的重要作曲家。

(2)代表作品:

主要有两部歌剧《特罗伊洛斯和克瑞西达》《熊》,两部芭蕾《聪明的贞女》《疑问》,清唱剧《伯沙撒王的宴会》,管弦乐《欣德米特主题变奏曲》,三部协奏曲《中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及两部交响曲。

(3)艺术成就:

①对英国器乐作品及交响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六人团”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广泛吸收现代作曲技法,继承了埃尔加音乐风格的传统,是英国后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②他的作品以传统音乐为基础,以浪漫主义抒情为特征,强烈的节奏和刺耳的和声等因素显现了独特的音乐个性,确定了他在20世纪英国音乐中重要的历史地位。

10.简述戴留斯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生平简介:

弗雷德里克·戴留斯(F.Delius , 1862~1934), 英国作曲家。他生于英国,从二十二岁开始居住在国外。

(2)代表作品:

歌剧《乡村罗密欧与朱丽叶》,合唱《海的漂流》《告别之歌》《生之弥撒》,管弦乐《布里格集市》《孟春初闻杜鹃啼》《河上夏夜》,交响诗《夏日庭院》等。

(3)艺术成就:

①创作受法国音乐影响,具有晚期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风格,与德彪西的音乐有相似之处,作品多描述自然景色,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

②音乐中常用全音音阶以及紧张变化、平行的和声进行,配器色彩纯净透明,音响丰满,音乐情绪热情洋溢。如歌剧《乡村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间奏曲《走向天堂乐园》就是其中一例精美绝伦的作品。

11.康塔塔的简况。

【答案】(1)含义:

康塔塔(cantata )是一种包括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和管弦乐的多乐章声乐套曲。在形式上,它与清唱剧相似,但规格较小,内容简单,侧重于抒情,不一定采用宗教题材,它常常以序曲开始,合唱结束。

(2)由来及其发展:

康塔塔于1600年前后诞生于意大利,它是与清唱剧平行发展的体裁,后来在德国盛行一时。在意大利,cantata 一词最初泛指声乐作品,与器乐曲sonata 对应,最早使用康塔塔一词的是意大利作曲家阿·格兰迪(A.Grandi , 1575~1630)。早期的康塔塔在罗马流行,A. 斯卡拉蒂是当时最多产的康塔塔作曲家; 后来康塔塔流入欧洲的其他国家,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作曲家用本国的语言进行康塔塔的创作; 1700年以后,它在德国得到很大的发展,并在巴赫的创作中达到顶峰,著有《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复活节康塔塔》等; 巴罗克时期之后,康塔塔逐渐衰落。

(3)两种形式:

,称为通常康塔塔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家庭社交场合表演的小型康塔塔(可以是一首咏叹调)

室内康塔塔; 第二类是有管弦乐队伴奏的,在特定场合下演唱的大型康塔塔。

12.简述民族乐派(nationalism )及其代表人物。

【答案】(1)由来和含义: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音乐形成,主要表现为强调个性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在强调个性之后,又逐渐引入民间风格,在肖邦和李斯特的音乐中民间风格得到了明显的表露,他们可以说是民族乐派的先声。

到19世纪中期,北欧、东欧和俄罗斯等一些国家兴起了一种音乐风格,它在强调表现个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