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911专业理论[专业硕士]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古希腊人使用过两种记谱法,都用字母或类似字母作为符号,一种用来记录_____,另一种用来记录_____。

【答案】音高:节奏。

2. 中世纪音乐理论家发明了ut , re , mi , fa , sol , la 的六声音阶唱名法,并且确定了用几条平行线来记录音高的方法,中世纪时被广泛采用的_____,就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形成。

【答案】圭多; 纽姆四线谱

【解析】中世纪音乐理论家圭多为便于学唱圣咏而创造了六声音阶体系,六声音阶的结构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唱名分别为音节ut 、re 、mi 、fa 、sol 、la 。纽姆四线谱就是在圭多的理论基础上形成。

3. 巴拉基列夫最著名的音乐作品有交响诗《_____》和钢琴幻想曲《_____》。

【答案】塔玛拉:伊斯拉美

【解析】米里·巴拉基列夫是俄国作曲家,是第一位在作品中体现强力集团创作倾向与风格的

,交响诗作曲家,主要作品有两部交响曲,具有标题性构思的《以三首俄罗斯民歌为主题的序曲》

,钢琴幻想曲《伊斯拉美》《塔玛拉》。

4. 马勒是遵循维也纳古典交响乐传统的19世纪最后一位德奥作曲家,他的《_____》编制庞大,被称为“千人交响曲”。

【答案】第八交响曲

【解析】马勒的《第八交响曲》需要有规模无比宏大的管弦乐队、8个独唱、混声合唱、童声合唱参加演出而被称为“千人交响曲”。

5. 新古典主义反对感情浓厚的_____和朦胧缥缈的_____,主张运用_____形式来写作音乐,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和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揭开了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帷幕。

【答案】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 古典

【解析】新古典主义作为20世纪的重要流派之一,晚于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而盛行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不仅排斥以感情过剩,编制庞大和复杂的半音语汇为特征的浪漫主义,也批判印象主义的诗意高雅和表现主义的极度主观意识。主张运用古典形式来写作音乐,偏爱古典的奏鸣曲、协奏曲、各类室内重奏。由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和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倡导的新古典主义,对许多现代优秀的作曲家都有深远的影响。

6. 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带有标题的交响音乐新体裁,创始人是作曲家_____他本人就写有13首交响诗作品,代表作有《_____》《_____》。

【答案】李斯特; 塔索; 前奏曲

【解析】弗朗茨·李斯特(1811~1886)是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李斯特是继柏辽兹之后最重要的标题音乐作曲家,首创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体裁—交响诗。他创作了13首交响诗,代表作有《塔索》、《前奏曲》。

7. 勋伯格后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有弦乐六重奏《_____》、交响诗《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和康塔塔《古列之歌》。勋伯格以无调性技法写作、描绘一个丑角在月光下冥想的配乐诵唱作品《_____》是表现主义音乐的经典之作。他的十二音作品有歌剧《_____》和反战性的康塔塔《一个华沙幸存者》。

【答案】升华之夜; 月光下的彼埃罗; 摩西与亚伦

【解析】勋伯格后浪漫主义时期的10部作品,包含歌曲、两首标题器乐曲和几首纯器乐曲。代表作有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交响诗《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和康塔塔《古列之歌》等。《期待》、《幸运之手》和《月光下的彼埃罗》是表现主义的杰作,其中《月光下的彼埃罗》以无调性技法写作、描绘一个丑角在月光下冥想。十二音作品有歌剧《摩西与亚伦》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华沙幸存者》。

8. 格里格根据挪威现实主义诗人易卜生的同名戏剧所作配乐《_____》讲述了挪威传说中的一个浪荡子的一生冒险经历,后改编为管弦乐组曲,共包括8首乐曲。

【答案】培尔·金特

【解析】《培尔·金特》是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同名诗剧所写的配乐,《培尔·金特》取材于挪威民间传说,它通过纵垮子弟培尔·金特放浪、历险、辗转的生命历程,探索了人生是为了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重大哲学命题。

9. 贝多芬写作了_____部戏剧配乐和管弦乐序曲,自《_____》以后,戏剧配乐的序曲通常采用戏剧中的主要主题写作,并常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创导了音乐会序曲的新格式。

【答案】11; 埃格蒙特

【解析】贝多芬为戏剧、歌剧或芭蕾舞剧写了11部戏剧配乐和管弦乐序曲,《埃格蒙特》序曲作于1810年,是贝多芬为歌德的戏剧《埃格蒙特》所写的序曲。以奏鸣曲写成,音乐主题形象鲜明,是一首标题性音乐作品。

10.在巴罗克三种协奏曲中,沿用至今、并成为现代协奏曲主要形式的是独奏协奏曲,在巴罗克时代影响最大的是_____。对巴罗克协奏曲体裁发展贡献较大的意大利作曲家有_____、托雷利和维瓦尔第,后者的小提琴协奏曲《_____》是西方音乐史最早的标题音乐之一。

【答案】大协奏曲; 科雷利; 四季

【解析】17世纪80年代在意大利产生的一种器乐体裁—协奏曲。巴罗克协奏曲有三种不同

的组合形态:大协奏曲、乐队协奏曲和独奏协奏曲。大协奏曲将乐队分成两组,强调小组与大组之间的对比,在巴罗克时代影响最大; 乐队协奏曲是乐队中的各乐器既起独奏组的作用,又组成合奏,强调互相之间的对比竞争,具有协奏风格; 独奏协奏曲突出独奏乐器与乐队之问的对比,沿用至今、并成为现代协奏曲。代表人物有意大利作曲家阿尔坎杰诺·柯雷利(1653~1713)、朱塞培•托雷利和安东尼奥•维瓦尔第(1675~1741)。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是西方音乐史最早的标题音乐之一。。

11.1767年,格鲁克在歌剧《_____》的序言中阐明了他歌剧创作的新原则,实则是一篇歌剧改革的宣言,而第一部体现了他改革理想的歌剧作品是《_____》。

【答案】阿尔切斯特,奥菲欧

【解析】古典主义时期,正、喜歌剧在发展同时都存在一定问题,许多作曲家开始对歌剧进行改革。德国作曲家格鲁克就是其中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质朴、典雅、庄重而著称。格鲁克在歌剧《阿尔切斯特》前言中歌剧改革主张,要删除意大利歌剧中多余的东西。歌剧《奥菲欧》则较典型得体现了这一原则。

12.17世纪德国歌剧的中心在_____城,根据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脚本重新填词和配曲的《_____》是德国最早的歌剧作品,当时较为活跃的德国歌剧作曲家有_____和马特松。

【答案】汉堡; 达夫妮; 凯泽尔

【解析】1627年,德国首次对意大利歌剧作出反应,把佛罗伦萨歌剧《达夫尼》译成德语并稍加修改。1678年在城市汉堡建立了公众歌剧院,用德语演出歌剧,汉堡城成为17世纪德国的中心。先后活跃于汉堡歌剧院的作曲家有凯泽尔(1674-1739)和马特松(1681-1764)0

二、名词解释

13.《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创作的五幕歌剧,台本根据普希金的同名叙事诗编写,叙述了剧情:基辅大公之女柳德米拉被魔鬼所掳,大公允诺将女儿许配给救出她的勇者,最终骑士鲁斯兰救出柳德米拉与之成婚。歌剧创造了典型的俄罗斯音乐风格,是俄罗斯歌剧史上重要的代表作,其序曲为交响音乐会的常演曲目。

14.电子音乐

【答案】电子音乐指作曲家利用电子设备发声或用电子手段处理音响而制作的音乐。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具体音乐、合成器音乐和不! 一算机音乐。

具体音乐,指用录音技术将自然界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作为素材录制下来,进行剪辑和复合处理后,形成音乐。法国工程师舍费尔是具体音乐的先锋者,代表作《铁路练习曲》是作曲家在巴黎火车站录制的列车奔驰声加工形成。

60年代,电子音响合成器出现,在此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有布克拉和苏博特尼克,苏博特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