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实务(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复演理论

【答案】青少年研究的鼻祖霍尔认为个体发展包含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少年期四个阶段。这是人类祖先由原始社会进化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轨迹复演,个体成长的历程就是在“复演”人种进化的历程。青少年时期具有现代社会的特征,这里充满了不安与冲突,是人生的“风暴期”和“狂飘期”,同时,也是人的“再生期,’。复演论可以帮助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充分认识青少年期的过渡性,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协助。

2. 纵贯研究

【答案】纵贯研究是指在不同时点或较长的时期内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纵贯研究包括三种类型:

(1)趋势研究是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进行研究。例如,每隔一年或半年就调查一次人们对政治改革的态度。

(2)同期群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3)追踪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纵贯研究的特点在于,它能了解现象的发展过程,能比较不同时期的变化,此外,由于各种变量的时间顺序清楚,因此容易作出逻辑上的因果判断。但纵贯研究的调查范围较小,难以进行不同类型的比较。

3. 儿童福利政策

【答案】儿童福利政策是指一套谋求儿童幸福的方针或行动准则,其目的在于促进所有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福利政策。因此,儿童福利政策的内涵包括儿童需求的满足、儿童权利的保障及儿童保护工作三个层面。广义上讲,儿童福利政策可指一切涉及儿童福利的活动和政策立法,包括医疗政策、教育政策及未成年人保护立法等各个方面; 狭义而言,仅从儿童社会工作的角度探讨,则指涉及儿童生存环境状况的、地区性的、针对儿童的问题及需要而提出的、有利于儿章的成长与发展的政策保障。

4. 社会工作本土化

【答案】社会工作本土化是指产生于西方国家文化传统之下的社会工作专业在进入非西方文化传统国家时所遇到的不适应,甚至是来自本土文化的抵抗和排斥。在引入社会工作专业的过程中就必须经过本土化的过程,以使之切实能在本土社会发挥作用。

5. 儿童观

【答案】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儿童观,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对儿童群体的基本认识,即如何认识儿童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儿童的社会本质以及儿童的社会作用等问题:

(2)对儿童个体的认识,即怎样看待每一个儿童的本质,如何认识儿童的主动性和多样性等。

6. 社区矫正

【答案】社区矫正是指社区刑罚执行活动,与监禁刑罚相对。社区矫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狭义的社区矫正强调对非监禁者执行的活动; 对象是罪犯; 场地是非监禁机构的社区; 管理者是专门的国家机关; 时间是刑事判决、裁定、决定确定且生效的期限; 目的是矫正服刑罪犯的犯罪心理、意识、恶习性质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2)广义的社区矫正,其工作队伍除专业矫正人员和社会工作者这一执行主体之外,还包括社会志愿者、社区居民等辅助工作者。其目的不仅仅是要帮助矫正对象改变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还要促进其完成再社会化。

7. 过程技巧

【答案】过程技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接案和约定技巧。

它包括同案主建立和保持工作关系的技巧,帮助案主和工作者对各自的角色有一个现实性理解的技巧,也包括培养案主对助人过程有一个初步承诺的技巧。

(2)评估技巧。

它是指收集与案主情境相关的资料,以便能实际地理解案主的问题和需要的技巧。

(3)签订契约技巧。

这是指同案主订立工作的目标,并有能力清楚说出工作者和案主的责任的技巧。

(4)介入技巧。

介入需要广泛的技巧,它包括执行、介入计划并协助案主达到目标的技巧。

(5)检讨及终结技巧。

它包括定期进行回顾和修订介入计划,以便客观地检讨其是否有效的技巧,及有计划地结束关系以帮助案主独立的技巧。

8. 妇女社会工作

【答案】妇女社会工作是指主要以妇女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也就是针对妇女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在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家庭生活过程中遇到的群体或个体问题而开展的社会服务性工作。其目的是为妇女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二、简答题

9. 简述督导的功能。

【答案】督导的功能主要包括:

(1)督导的行政性功能

①给实习学生以行政支持,必要时通过机构行政主管协调有关行政部门,使实习学生能够使用机构的设备及行政程序,在行政架构配合下顺利学习。

②安排实习学生的工作、分派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挑选适当的工作内容,使实习教学在行政安排配合下富有成效。

(2)督导的教育性功能

督导教育功能的发挥,取决于教与学的互动。督导员要采用富有创造与想象力的方法和形式去教授实习的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做一个积极的学习者,积极参与督导过程,发挥主观能动性,准备好从督导中学习到最多东西。

做到这一点,要求督导员在督导开始时做好以下工作:

①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并将这种需要与学与教的风格联系起来。

②与学生制订一个学习计划,包括怎样学、怎样教,与学生分享价值观,讨论学生所喜爱的理论及实务的方法。

③与学生共同制订督导计划及督导时间,包括多长时间,什么时候进行督导等。

(3)督导的支持性功能

督导的支持性功能是指督导员对于实习学生接纳的态度,即承认学生的优点与限制,乐于见到学生的发展进步,并为这种发展进步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督导的支持性功能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催化剂。

①没有支持学习不能顺利进行。

督导员支持的态度能促使学生乐于评估自己的实践,思考新的及可能选择的方法,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

②社会工作的特性要求督导员对被督导者给予情绪及心理的支持。

这种支持可以通过督导会谈反映被督导者的感受,回顾思考过去的经验,对其给予理解并分享他的感情。此外,要明确肯定被督导者的努力并给予情绪与心理的支持。

③督导员的支持也是保持被督导者的工作客观性及保证服务质量的重要条件。

10.社会工作实习在社会工作专业训练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答案】社会工作实习在社会工作专业训练中的地位体现为:

(1)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训练中的重要的一环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它不止于“纸上谈兵”,而要通过努力实十,达到人人共享社会福利、实现社会福利的理想目标。这样,社会工作的实践就既有宏观的政策研究与制订,又有在中观与微观层面对社区、团体及个人的直接服务。

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供机会,使学生亲身实践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原则,使学生能将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