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828人文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可能论
【答案】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小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该思想是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于20世纪初提出的。他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力量,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 一定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生活方式则是决定某一特定的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
2. 城市同心圆理论
【答案】城市同心圆理论是指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环绕市中心呈同心圆带向外扩展的结构模式。为城市地域结构的基本理论之一。由伯吉斯提出,根据他的理论,城市可以划分成5个同心圆区域,居中的圆形区域是中心商务区,这是整个城市的中心,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市民生活和公共交通的集中心。在其核心部分集中了办公大楼、财政机构、百货公司、专业商店、旅馆、俱乐部和各类经济、社会、市政和政治生活团体的总部等。
3. 城市首位律
【答案】城市首位律是用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来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简单指标。某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全国城市人口的大部分,而且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领导城市定义为首位城市; 城市首位律己成为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
4. 郊区化
【答案】郊区化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产物,是指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
5. 旅游业
【答案】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二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游业从业务种类划分看,主要有3种类型:①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②组织国内旅
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③接待或招徕外国人到自己国家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6. 人口转变
【答案】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产率)的过渡。它不是一个独立自生的过程,而是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二、简答题
7. 简述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莫迪模型。
【答案】(1)莫迪模型主要观点
当社会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和种族状况被叠加在城市的物质空间之上时,它们应该被看做是社会主要维度的代表,它们把各社会匀质区分隔成扇形和带。
(2)莫迪模型特点
这些扇形和带状不是简单地叠加在城市形态之上的,它们是经过了与城市形态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扇形和带状的构造还可能受到特定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城市扩张模式的影响。
(3)莫迪模型主要内容
莫迪模型提出在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大部分城市中,居住分异主要受三个维度的支配: ①一个维度是社会经济状况维度。
②第二个维度是家庭状况、家庭生命周期特征。
③第三个维度与种族隔离和种族状况有关系。
8. 拉文斯坦人口迁移规律理论的概要。
【答案】美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被公认为人口迁移研究的先驱。他通过分析英国等欧洲国家19世纪后期的人口迁移趋势,提出了七条迁移法则。
(1)拉文斯坦人口迁移规律理论
拉文斯坦推论指出,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即迁移的距离越长,移民的人数就越少。
①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大都
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迁移(即人口机械增长)的结果,相对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不大重要。
②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移民有从乡村到集镇,从集镇到小城市,从小城市向大城市的迁移倾向。即“工商业中心(城市)吸引周围乡镇的居民迁入,因此而留下的空缺则由更远处乡村居民所填补,如此反复逐步影响到遥远的村落”。
③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从源地向目的地的任何迁移都会有一个从目的地“返回”源地的补偿流。
④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⑤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
⑥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携家带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
⑦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
(2)拉文斯坦人口迁移规律理论的影响拉氏的迁移法则提出以后,众多学者,如地理学家、人口统计学家、社会学家以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些法则。此后,许多学者进一步发展了拉氏的人日迁移法则,如斯托福提出的“干预机会”理论。按照其理论,迁移一定距离的移民数,与目的地的机会数量成正比,与沿途的“干预机会”成反比。其实际意义是当附近有机遇时,人们对一个遥远目的地各种长处的感知就会变化,即当近处有机会存在时,远处目标的吸引力就减弱。
9. 试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及内容
【答案】(1)经验主义方法论
经验主义方法论以归纳法为基础,其思想路线是:实践~观察~梳理~判断~结论。经验主义方法的特征:一方面观察是其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得出结论; 另一方面,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人文地理学家常常从观察人文地理现象的某个方面开始,通过分析研究资料,以求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
(2)实证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是指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其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
(3)人本主义方法论
强调以人为本,把研究的主题对象放在主观的经验世界上。针对实证主义人文地理学忽视人这个主体的倾向,一些西方人文地理学者受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加强了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
(4)结构主义方法论(系统的方法)
系统方法,是将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任何一个系统由四个要素组成:元素、结构、功能、环境。结构概念与系统、功能、元素等概念相联系在一起,是某一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联系的方式。
10.试述布莱克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答案】布莱克人口转变模式有五个阶段:
高位静止阶段; 早期扩张阶段; 后期扩张阶段; 低位静止阶段; 减退阶段。这五个阶段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1)在第一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这一阶段的时期处在中世纪及以前的漫长时期,其原因是当时生产力低下,生活水平低,再加上自然灾害和人为的战争以及瘟疫,使死亡率增高,人类抵抗这些灾害的能力有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