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643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麦金德
【答案】麦金德,英国地理学家与地缘政治家。认为地理学是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提出陆心说,首次以全球战略观念分析世界政治力量。对英国大学地理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著有《历史的地理枢纽》、《不列颠与不列颠的海洋》和《民主的理想和现实》等
2. 民族
【答案】民族是个历史范畴,它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民族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顺序发展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民族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类型。但这并不是说,任何民族都毫无例外地必须经过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事实上,有的民族从其产生之后,从未经历过奴隶社会而进入了封建社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民族分化为两个民族的现象,也出现了几个民族结合为同一民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被同化的民族当然不会再经历以后的社会发展阶段,而新产生的民族自然也没有经过其产生以前的社会发展阶段。
3. 政治整合
【答案】政治整合是若干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因为某种权力和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如战后西欧的一体化过程。或者由于某种强制力而组成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如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
4. 经济全球化
【答案】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5. 功能文化区
【答案】功能文化区是按照人类社会的某项功能组织建立起来的,在空间结构上具有固定的、确切的边界和一个发挥指挥与协调作用的中心。功能文化区它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
二、简答题
6. 简述农业起源论。
【答案】通过考古和民族学方法间接推断古人类活动的情况,目前学者们可以推断出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二千年前左右。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具体有:
(1)国内的理论
目前国内关于农业起源最新最权威的说法见1990年5月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经济卷》(农业出版社)。该观点认为,原始农业产生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以后,冰河的消融,气候由冷变暖,为农作物的栽培提供了环境条件。人口迅速增长,食物缺乏,也促使人类去开发新的生活资料来源。人类对石器工具、弓箭和火的使用及对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的简单方法的掌握,使原始农业应运而生。该说法提到了农业起源的时间、起因和当时的自然条件和技术发展水平,但是仍然没有解决农业的演变机制。
(2)发现论
该观点认为,与原始社会采集狩猎获取食物相比,农业是更有效率、更有优势的获取食物方式,由于原始人智力发展水平所限,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初期并未发现农业的这种优势。只要有人一旦发明或发现这种生产方法,农业的优越性马上就会体现出来,并会被其他群体所采纳而迅速传播开来。
(3)人口压力说
20世纪60年代,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以博塞洛普的人口压力说为代表。他们认为,在冰后期,人类生存环境扩大,人口的增长使采集和狩猎的强度增加,出现食物短缺,人类把目光转向其他食物来源,增加新食物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植物种子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因而出现了驯化植物的农业。
(4)“最佳觅食模式”
目前,“最佳觅食模式”作为主流理论,被用来解释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的利用经济向农业的生产经济过渡的原因。最佳觅食模式是动物学研究的一种理论,主要被用来分析动物觅食的习性和活动的规律。花费最少力气或时间而能获得最高回报的那些食物。人类也如此,在自然环境的压力下,往往需要寻找最便捷的方式以获取食物维持自身生存。
7. 试述布莱克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答案】布莱克人口转变模式有五个阶段:
高位静止阶段; 早期扩张阶段; 后期扩张阶段; 低位静止阶段; 减退阶段。这五个阶段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1)在第一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这一阶段的时期处在中世纪及以前的漫长时期,其原因是当时生产力低下,生活水平低,再加上自然灾害和人为的战争以及瘟疫,使死亡率增高,人类抵抗这些灾害的能力有限。
(2)在第二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这一阶段发生在西欧各国的产
业革命之后,当时生产力水平提高,身体素质也随之得到提高,人类抵抗各种灾害的能力加强,这使得死亡率开始下降,而出生率变动不大。
(3)在第三阶段死亡率进一步的降低,这一阶段社会快速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抵抗灾害的能力也在不断的加强,而此时的出生率仍处于高位,虽后期下降,但相对于第二阶段的死亡率下降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停滞,这样使人口大幅增长。
(4)在第四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下降至较低水平,使人口变动处于静止,但人口基数很大,在此阶段,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观点有所改变,使得出生率下降。
(5)在第五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负增长状态,在这一阶段,由于前几阶段的人们都步入老年,人口老年化,而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育观点的改变,使得死亡率相对于出生率高。
8. 试述工业的发展和扩散过程。
【答案】(1)工业的发展:
①初期发展
a. 科学是前提与基础
文艺复兴运动在自然科学领域创造的丰硕的成果为工业革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以及地理大发现、新航道的开辟等生产技术上的改进。这些前提和基础条件都促使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b. 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英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促使了工业革命的发生,特别是经过“光荣革命”以及“圈地运动”等都对工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②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工业发展过程大体过程如下:
a. 首先出现了纺织工业b. 钢铁工业c. 采煤工业d. 运输业e. 机械业f. 北学工业g. 食品工业。 ③工业的继续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2)扩散过程
①向欧洲扩散
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1830年比利时采用新技术采煤。从1870年一1897年法国的工业产值得到了很大提高; 德国于1871年国家统一后加快了工业化步伐; 19世纪中期以后,工业革命才在荷兰、意大利、俄国和瑞典等国家开始。
②向北美的扩散
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欧洲
③向其他地区的扩散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口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