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校体育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班级体育锻炼

【答案】班级体育锻炼是指在课余时间,以班级或锻炼小组为单位,在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的领导和帮助下,由班体育委员和锻炼小组长主持会议进行的体育活动。

2. 体育教学方法

【答案】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简答题

3. 简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答案】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正确看待竞技运动的积极作用。

竞技运动是一种记录人类创造潜能的运动文化。

竞技运动是一种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规范文化。

竞技运动是一种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它可以净化社会情感,提高社会的审美情趣,陶冶社会心理。

竞技运动是一种观念文化,它所负载的价值,在深层结构方面影响着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

竞技运动对人的教育,对人的社会化作用,对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要根据学校体育的实际需要引进和选择竞技运动的内容手段,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改革。

①竞技运动不只是高水平竞技运动。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中要鼓励开展普及性、趣味性强的竞技运动。这种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 把先进的竞技运动文化作为学校体育内容,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b. 以部分竞技运动手段作为学校体育内容,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c. 通过体育教学掌握各种竞技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体育文化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d.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各样的竞技运动,不仅巩固了体育课所学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和陶冶情操。

竞技运动具有多层次的特征,会形成不同活动层次的竞技运动,既不能将其全盘地吸收进学校体育里来,也不能全部地抵制于学校之外。

4. 如何贯彻身心全面发展原则?

【答案】(1)全面贯彻教学大纲提出的目标和要求

制定全年的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进度时,应注意各类教材和考核项目的合理搭配,保证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2)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是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从课的准备开始,就应该考虑采用的练习内容应以全面锻炼身体的各部位,器官、系统。 (3)克服单纯从兴趣出发

不能学生喜欢什么,教师就教什么,练什么。这种迁就学生兴趣的作法,会给学生的身体带来片面的发展。

5. 课余体育训练有那些特点?

【答案】课余体育训练与一般运动训练的共同点包括:

(1)训练内容的专门性。

(2)承担生理负荷的极限性。

(3)实施过程的个人针对性。

(4)运动成绩的保险性;起固有特点有,课余性,基础性。

6. 学校体育科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答案】学校体育科研的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集体备课

(2)互相看课

(3)教学比赛

(4)聘请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上示范课

(5)参加函授学习,短期培训

7. 学校体育科研选题有何依据?

【答案】学校体育科研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依据;

(1)课题的价值

(2)课题的可行性

(3)个人选题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4)当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5)关键性的问题

(6)具有共性的问题

(7)占有一定的科研资料

8. 何谓体育功能?体育健身功能的表现有哪些?

【答案】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作为文化活动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体育的

健身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可以降低人们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有利于健康。

(2)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

现代研究认为,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促进荷尔蒙的分泌和有利于健康免疫系统的形成。

(3)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呼吸次数少但每次吸入的空气多,肺通气量较大;反之,肺通气量就小。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肺的工作效率,提高氧从肺进入血液的能力。

(4)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体育锻炼能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能保持成年人和中老年人的骨骼、肌肉的机能。

(5)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体育锻炼可以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等产生良好的影响并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提高,推迟机体各系统的老化,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三、论述题

9. 用5种生理指标判断机能状态并说明其生理学意义

【答案】(1)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皮肤空间阈值

皮肤空间值是指人体辨别皮肤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机体疲劳时,皮肤空间阈值増大。与安静值(未疲劳)比较,比值大于1.5而小于2.0为轻度疲劳,大于2.0为重度疲劳。

闪光融合频率

闪光刚刚能够达到融合时的光刺激频率常被称为闪光融合频率,疲劳时闪光融合频率降低。此外,与可以用反应时来判断,疲劳时反应时明显延长。

(2)生物电

心电图

疲劳时S-T 段向下偏移,T 波可能倒置。

肌电图

a. 疲劳时肌电振幅增大,频率降低,电机械延迟(简称EMD )延长。EMD 是指从肌肉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开始到肌肉开始收缩的这段时间,该指标延长表明神经肌肉功能下降。

b. 积分肌电(IEMC )和均方根振幅(RMS )均是反映肌电信号振幅大小的指标。肌电测试表明,随着肌肉疲劳程度的增加,IEMG 逐渐加大,RMS 明显增加。

脑电图脑电图可作为判断疲劳的一项参考指标。疲劳时由于神经元抑制过程的发展,可表现为慢波成分的増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