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631教育学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做出不同的反应,这种学习是( )。
A. 连锁学习
B. 辨别学习
C. 概念学习
D. 规则学习
【答案】B
2. 过度学习的最佳程度是( )。
A.40%
B.50%
C.70%
D.100%
【答案】B
3. 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是(
A. 成熟
B. 平衡
C. 练习和习得经验
D. 社会经验
【答案】B
4. 规则是用( )来表达的。
A. 语言
B. 词和同组
C. 言语命题或句子
D. 生产式
【答案】A
5. 概念教学中的变式是指( )。
A. 不断变更教学方法
B. 变更言语表达方式
C. 变更概念的本质属性
。 )
D. 概念的肯定例证在无关属性上变化
【答案】D
6. 智力测验中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是( )。
A. 信度
B. 效度
C. 常模
D. 智商
【答案】C
7. 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品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 )阶段。
A. 操作定向
B. 操作的模仿
C. 操作整合
D. 操作熟练
【答案】D
【解析】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于操作活动方式的概括化、系统化而实现的。因此,答案为D 。
8. 技能学习一般要通过示范,而范例往往由( )通道提供。
A. 听觉
B. 动觉
C. 触觉
D. 视觉
【答案】D
9. 两名在测验中都取得了高分的学生,一名自信心增强,一名则觉得自己运气不错,这是因为他们( )。
A. 成就动机水平不同
B. 学习目标不同
C. 归因方式不同
D. 家长的期望不同
【答案】C
10.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 )。
A. 教学风格
B. 组织教学方法
C. 气氛区
D. 教学氛围
【答案】C
二、简答题
11.什么是归因理论? 常见的归因维度有哪些? 如何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的归因?
【答案】(1)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指人们对自己行为结果解释的理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这两种需要,使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
(2)常见的归因维度
①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F.Heider , 1958)。认为行为的原因是外部环境或者个人内部因素。他人的影响、奖励、运气、工作难易等都是外部环境原因。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环境,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小负什么责任。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都是个人内部原因。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
②罗特的内控与外控:罗特(J.B.Rotter , 1966)对归因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控制点的概念,并依据控制点把个体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他们乐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外控型的人则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无论成败都归因为他人的影响或运气等外在因素,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行为不愿承担责任。
③韦纳的三维理论:维纳(B.Weiner , 1974, 1992)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仟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二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学生通常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与运气等四个因素,而较少归因为身心状态或外界环境。
(3)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归因的指导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归因。
①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即进行正确归因。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学生把成功的动机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而把失败的动机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自己的努力,则可能通过努力而提高成绩。
②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在对差生进行归因训练时,通常是使学生多次体验学习的成败,同时引导学生将成败归因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