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614公共管理学(一)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权变观
【答案】权变观是指从权变的角度分析和研究组织管理现象的一种理论。权变观是70年代形成于西方的一种管理理论,其中包括权变管理理论、权变领导理论、权变组织理论等。所谓权变,就是权宜通达、应付变化。权变观的中心思想是:
①组织是一个受环境的影响的开放系统。
②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③组织的管理方式具有灵活性。
2. 精英决策模型
【答案】精英决策理论模型是指将决策过程视为利益集团的精英代表与政府的统治精英共同商讨制定政策的分析模型。这一理论模型认为社会实际上是由少数人统治的,利益集团也是通过少数精英代表来参与政府决策过程的; 与政府中的统治精英一道共同制定重人决策,并由行政官员和行政机关付诸实施; 精英才是真正的决策制定者,公共政策是由掌握统治权的精英人物决定,公共政策反映的是精英阶层的偏好、利益和价值选择。
3. 退休制
【答案】退休制是指有关公务人员因年老或其他原因而不适宜继续工作而退出公务员队伍的制度。退休制是一种公务员系统的人员输出机制。公务员退休即当公务员因年老或其他原因(如因公致残等)而不适宜继续工作时,由政府机构发给该公务员一定的退休金,并使之退出政府公务职位。公务员的退休制度是现代人事行政中才具有的内容,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公务员队伍更新代谢的功能,保证了政府部门下作人员新老交替的顺利进行,是使公务员队伍年龄结构保持年轻化、阶梯化、稳定化的有效手段。
4. 诺斯悖论
【答案】诺斯悖论是指一种研究国家与社会经济相互联系、相互矛盾关系的理论。这一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斯提出来的。诺斯悖论的具体内容是,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没有一个明智政府的积极促进,任何经济增长都是不可能的。然而,国家及政府官员作为国家的代理人仍然具有“经济人”本性,也会追求国家利益、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安排和产权交易很有可能导致国家及其代理人与旧制度中的既得利益集团结合在一起,形成对资源的垄断,进而形成对个人财产权利的限制和侵害,造成所有权的残缺,导致无效的产权安排,进而导致经济的衰落。
5. 弹勤权
【答案】弹幼权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对政府高级官吏的违法犯罪和重大失职行为进行控告和制裁的权力。弹动起源于议会古老的司法权。在内阁制国家里,这种监督手段‘般适用于政府主要首脑和法官。在总统制国家里,则广泛适用十一切联邦高级官员。弹幼权是非常态性的权力,使用频率低,成功率更低。行使弹勃权对国家完善的官僚体系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弹勃权的主要作用对政府的监督、制约,不在于实施次数的多寡而在于对于在职领导人有预先示警的作用。
6. 狭义机关管理
【答案】狭义的机关管理是对指机关本身,即办公地点的管理。狭义机关管理的内容类似于后勤和秘书工作,包括合理地安排机关的办公处所,配置合适的设备,保持优美的下作环境,以及系统地处理公文和案卷等。其目的是使这些条件和办公地点符合工作人员的需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完成组织所要完成的任务。
7. 行政权力分配
【答案】行政权力分配是指行政组织内部的结构分化和功能分割问题。行政机构的设置就是行政权力分配的外在表现形式。行政权力分配的两种基本方式是结构性划分与功能性分割,具体内容如下:
①结构性分配。这是根据行政权力的层次性而对其所做的纵向垂直性分割。此种分配所形成的结果是行政组织的结构权力。结构权力使行政主体呈现出层级性的差别。在结构性分配过程中,影响行政权力层级性的最直接最主要因素就是其权力幅度的大小。
②功能性分配。这是根据行政权力所承担的任务及其客体的状况而对进行的横向水平分割。此种分配所形成的结果是行政组织的功能性权力。功能性权力使行政主体呈现出职能上的差别。
这两种分配方式使行政权力主体在每一个层次、每一个部分都拥有相应的权力。作为行政权力总体运行过程的行政管理活动,就是在这些分配基础上实现的。
8. 组织良心
【答案】组织良心是指行政组织的职业责任意识。组织良心的内涵是把组织视为一个需要对自身的行为和决策结果负责任的有道德的“人”。只有这样行政组织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组织。组织良心是行政组织伦理的内在保证机制,其作用在于调控行政组织对行政行为动机的选择; 监督和控制行政行为取向的变化; 并在行政行为选择已经完成的时候,督促行政组织对行为后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9. 公务员的义务
【答案】公务员的义务是指法律对公务员在执行政府公务的过程中,必须做出一定行为或不得做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公务员的义务一般有:
①为国、为民竭心服务,将国家和公共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不得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②忠实于国家和政府;
③服从法律、服从上级命令;
④严守国家机密,维护国家利益;
⑤克尽职守,忠实地完成本职工作,言行谨慎,保持职业尊严;
⑥限制或严禁从事经营性和赢利性的兼职活动;
⑦严守“政治中立”,在执行公务时,不得因政治因素(如所属政党不同,政治观点不同等)而偏袒某方。公务员不得接受政治捐款,不得参与或主持具有明显政治倾向性的活动等等。
10.行政基本方法
【答案】行政基本方法是指一定的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为了履行行政职能、完成行政任务、实现行政绩效,而在开展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所普遍采取的措施、办法或手段。在现代行政管理中,常用的行政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强制性行政方法、诱导性行政方法、参与管理方法、行政责任方法四大类,在各类基本方法下又包括若干具体的行政手段,从而构成了比较完善的行政基本方法系统。
二、简述题
11.行政权力的学说的演变。
【答案】(1)早期的分权学说
人们对于行政权力的认识最早发端于分权学说。一般认为是亚里士多德开了分权学说的先河。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将国家权力分为三种机能:议事、执行和审判。早期分权学说所描述的执行权力属于行政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三权分立学说
近代意义上的分权学说是从洛克开始的。而集分权学说之大成、明确划分国家权力的是查理·孟德斯坞。他把国家权力划分为三种:立法权代表国家的一般意志,行政权主要执行国家意志,司法权则主要在于保护民众的利益。
(3)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美国政治学家古德诺全面阐明了“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理论。古德诺认为,国家只有政治与行政两种权力。其中“正式与政策或国家意志的表达相关,行政则与这些政策的执行相关”。这种区分是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要求分不开的。一分法与二权分立相对应,它把行政权力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来看待,促成了行政科学的诞生,从而为对行政权力的专门研究奠定了基础。
(4)五权宪法学说
五权宪法将国家权力分作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和考试权五种。这是孙中山在总结西方历史并看到了三权分立的弊端之后,为克服行政权力膨胀趋势所提出的设想。
(5)议行合一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是统一的。法国巴黎公社首创了议行合一的先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