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614公共管理学(一)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无缝隙公共服务
【答案】无缝隙公共服务是指政府打破传统的部门界线和功能分割的局面,通过资源整合,以单一的界面提供的符合公众多元化需求、优质高效的公共产品的一种公共服务形式。无缝隙公共服务首先要求政府突破传统的部门界线和功能分割的局面,以一种整体的方式为公众提供服务。其次要求公众与政府直接接触,两者之间不存在繁文褥节、踢皮球等现象,顾客的等候时间大大缩短。无缝隙公共服务还要公共产品与公众需求之间的高度贴合,即以顾客为导向。政府必须像管理其他资源那样管理顾客,了解顾客、顾客至上,以顾客的价值作为行政决策的重要基础,及时汇集顾客信息改进公共产品与服务,追求顾客零成本。无缝隙公共服务对政府行政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 现代行政方法
【答案】现代行政方法是指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现代技术工程学、运筹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企业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现代科学为基础形成的一整套政府管理的技巧方法。现代行政方法具有技术性、系统性、量化性、主导性等特点,是收益导向型的行政方法,有助于推动政府行政管理的体制变革和模式转换。
3. 公民批评
【答案】公民批评是指公民对政府及国家公职人员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批评性意见并要求其改正的活动。公民批评是载入宪法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也是社会监督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批评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参政权。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公民批评是主人对公仆的监督,也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体现。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为人民服务。在实际过程中,公民可以采用上书、走访、行政诉讼、借助新闻舆论等方式,对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进行批评、提出建议和维护自身权益。
4. 行政管理能力
【答案】行政管理能力是指政府通过一定的行政行为使既定的公共政策成为社会公众遵从的行为准则,进而实现既定公共政策价值目标的能力。政府可以采取的手段包括管理原则、管理程序、管理途径、管理方式、管理技术等。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能力的基本价值坐标主要集中于在有效导引和促成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等方面。
5. 议行合一
【答案】议行合一是指马克思主义认为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是统一的分权学说。随着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议行合一理论日臻完善,其形式也渐趋多样化。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民主集中制是权力运行的基本原则。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兼管立法和行政的工作机构,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不仅组成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通过法令,决定各种重大问题,同时也以行政领导成员的身份,直接担负某一行政部门的实际工作,执行权力机关的法令和决议。
②议行合一目的在于保证权力所有者意志得到执行。议行合一并非议行不分,而是在现代社会权力的所有者与执行者分离条件下解决二者关系。从理论上讲,议行合一不仅可以克服行政权力失控的现象,而且更能够体现民主原则,把政治上的民主与行政上的权力集中统一特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法国巴黎公社首创了议行合一的先例。公社兼有立法和行政两种权力,并统一行使这两种权力。马克思对这种形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6. 物价稳定
【答案】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的或急剧的波动的状态。物价稳定不意味着物价冻结,上涨率为零,也不排除某种商品价格相对于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的情况。即使在经济运行正常时期,物价的轻度上涨也是一个必须接受的事实,而且有利于经济增长; 物价长时间低迷并不利于经济的正常运行。世界各国普遍以通货膨胀率作为衡量和物价稳定与否的一个指标。
7. 条约权
【答案】条约权(批准条约权)是指国家立法机关通过批准使国家对外条约生效的权力。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都有这方面的规定,即国家对外条约——至少重要条约和法律所规定的条约及协定,需经议会批准方产生法律效力。西方国家议会的条约权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①对外缔结一切条约必须经议会同意和批准方能生效,如美国、日本、英国等国。
②对外缔结条约中,只有其中某些重要的条约或法律规定的某些方面的条约和协定,才须经议会同意,如意大利、法国等。从各国议会的实践看,议会批准条约权的作用十分有限。
8. 政策执行
【答案】政策执行是指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体的多元社会组织把政策方案变为政策现实,从而解决政策问题、满足公共需要、实现政策预定目标的所有活动。政策执行就是落实公共政策的行政执行。政策执行在行政执行研究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因为行政执法有相对固定的程序和方式; 而公共政策因其复杂性、灵活性和现实性,使得执行公共政策成为展现行政执行能力和有效性的重要舞台。
9. 行政忠诚
【答案】行政忠诚是指行政人员在执行国家意志的过程中忠于国家,严守机密的品德。忠于国家是和严守国家机密不可分割的,爱国主义是公务人员基本的职业规范,而国家行政要求有严格的工作制度,这是国家公务人员职业特点的体现。在日常公共事务当中,严守机密一般包括不该说的机密,绝对不说; 不该问的机密,绝对不问等十个方面。公务人员必须忠诚地维护国家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尽心尽力为国家工作。其是行政人员自我发展的实现前提,是行政组织有效运作的必备条件,也是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的强劲保障。
10.心理分析方法
【答案】心理分析方法是指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特征及其与之相一致的行为、团体行为与行政管理的关系的分析方法。心理分析方一法强调通过满足人的合理的精神需求实行激励,通过团体交互行为的影响来改变人的心态,实现心理平衡,建立集体行为准则,培养团队精神。心理分析方法主要的研究范畴是人的内在的行为动机,团体内人与人交互作用的方式,团体与团体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有效的诱导动机,改变团体交互影响特质的途径。
二、简述题
11.简述确定行政责任的依据。
【答案】在西方国家里,确定行政责任的主体包括议会、法院、检察机关和政府本身。与此相一致,确定行政责任的依据也包括立法、判例法、检查条例和行政规章制度。具体来说,构成确定行政责任依据的有:
(1)宪法。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一般对国家基本原则问题做出规定。西方国家宪法多有关于行政责任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则规定。
(2)国家责任统一法典,即单行法规。统一法典对国家(行政)责任问题进行了全面、详细规定,既规定性质、种类、适用等实体问题,又规定程序性问题。
(3)民法和民诉法。西方一国家的行政法和行诉法与民法和民诉法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和相通性,一般规定对国家责任的诉讼程序适用民诉法规定的程序。
(4)判例法。英美法系国家和法国实行判例法,法国对具体案件的判决所形成的法律原则对以后国家(行政)责任的审判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
(5)议会专门法律、法规。议会通过制定或审定关于政府的专门法律、法规,确定关于行政责任的有关原则。
(6)地方法规。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两级立法体制的联邦制国家。地方议会在不违背宪法和国家法律原则的前提下,自行发布一定具有约束力的地方法规,作为规定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行政责任的依据。
(7)行政法规。政府自身通过一定的单行行政法规,对行政责任加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