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615心理学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程序性记忆
【答案】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该类记忆需多次记忆方能获得,并且可无意识地被提取。
2. 问题情境
【答案】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而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一般来讲,刺激模式与个人认知结构越接近,问题越容易解决。
3. All —or —none law
【答案】全或无法则是神经传导的基本特性,指引起神经元兴奋的刺激强度未达某一限度时,并无神经冲动之发生; 但强度达于某种限度而能引起冲动时,冲动立即达到最大限度。此后刺激即使再加强,对己引起冲动的强度,并无影响。
4. 根源特质
【答案】根源特质是卡特尔人格理论术语。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其基础的决定个体行为的内部特质,是人格结构最重要的部分。对人格测验加以因素分析可获得表面特质,进一步分析表面特质可获得根源特质。准确识别控制行为的根源特质能较好地预测个体行为。
5. 视觉搜索
【答案】视觉搜索是指视觉系统对形的识别开始于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这些原始特征包括点、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对这些特征的检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的努力。对图形的原始特征的分析,是由视觉系统的特征检测器来完成的。
6. 依恋
【答案】依恋指婴儿和照看人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表现为婴儿和照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7. 思维
【答案】思维是指人脑借助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两个基本特征。思维不
同于感知觉,但又离不开感知觉活动提供的感性材料。
8. 自我效能感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胜任该任务的预期。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效能预期是指自己是否具有引发某一结果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本质上就是效能预期,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
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而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影响活动的情绪。
二、单选题
9. 故地重游往往令人触景生情,回忆起许多在其他情况下不太容易想起来的事情。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层次网络模型
B 逆行性遗忘
C. 编码特异性原理
D. 激活扩散模型
【答案】D
【解析】激活扩散模型中,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或受到刺激,在该概念结点就被激活,然后沿该结点的各个连接,同时向四周扩散,先扩散到与之直接相连的结点,再扩散到其他结点。故地重游时,“触景生情”则是因为看到某个场景,记忆中与之相关的事情便容易激活。
10.卡特尔将基于先天凛赋、主要与神经系统的生理机能有关、较少受到后天文化教育影响的智力称为( )。
A. 情绪智力
B. 晶体智力
C. 空间智力
D. 流体智力
【答案】D
【解析】卡特尔将智力分为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流体智力是基于先天真赋、主要与神经系统的生理机能有关、较少受到后天文化教育影响的智力。晶体智力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A 项,情绪智力指个体控制情绪、理解情绪以及合理的表达情绪的能力,是决定个体成功的重要因素。C 项,空间智力是加德纳提出的智力多元理论的8种智力成分之一,指个体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
11.视觉中枢位于( )
A. 额叶
B. 枕叶
C. 顶叶
D. 颖叶
【答案】B
【解析】听觉中枢位于颖叶; 视觉中枢位于枕叶; 言语运动区位于额叶。
12.两个或几个人直接交流时的语言活动是( )言语。
A. 对话
B. 独白
C. 书面
D. 内部
【答案】A
【解析】对话语言是指两个人或几个人直接交流时的语言活动,如聊天、座谈、辩论。独白语言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语言。书面语言是一个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通过阅读来接受别人语言的影响。内部语言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
13.一般而言,对于时间间隔主观估计最准确的间隔时间是( )。
A.1秒
B.3秒
C.5秒
D.7秒
【答案】A
【解析】在时间知觉中,人的个别差异和误差较大。心理学研究表明,用计时器测量出的时间和人对时间的主观估计存在着差异。一般情况是对于1秒钟左右的时问间隔,人的主观估计最准确,短于1秒钟的间隔常被高估,而长于1秒钟的时间常被低估。
14.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 )能力强。
A. 再现思维
B. 求同思维
C. 辐合思维
D. 发散思维
【答案】D
【解析】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辐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己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