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天津城建大学材料学院808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聚合物的侧链断裂

【答案】聚合物的侧链断裂是指聚氯乙烯和聚偏二氯乙烯加热时易着色,起初变黄,然后变棕,最后变为暗棕或黑色,同时有氯化氢放出的热降解过程,这一过程是链锁反应,连续脱氯化氢的结果使分子链形成大π键或交联。

2. 三大合成材料

【答案】三大合成材料是在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中,那些最重要的、最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3.

向单体转移常数

【答案】

向单体转移常数是链自由基向单体转移反应的速率常数

的比值,

4. 序旋标记法

【答案】

根据

建议的命名法,光学异构体的对映体构型用(右)或(左)表示。即

按照次序规则的顺序

即由

在方向盘上呈

顺时针排列),

是顺时针方向排列(或把手性碳原子比作

将手性中心(如手性碳)周围的四个原子或

原子团

排列,

假定观察者位于的对面,

汽车方向盘

,在方向盘的连杆上,

其他三个原子团

这一构型就用表示;若记法。

5. 界面聚合

【答案】界面聚合是指将两种互相作用而生成高聚物的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通常是水和有机溶剂)中,形成水相和有机相,当两相接触时,在界面处发生聚合而生成高聚物的一种聚合方法。界面缩聚限用活性高的单体,室温下就能聚合。界面缩聚属于扩散控制,应有足够的搅拌强度,保证单体及时传递。

6. 全同聚合指数

【答案】全同聚合指数是一种立构规整度的表示方法,它是指全同立构聚合物占总聚合物(全同立构+无规)的分数。

第 2 页,共 33 页

与链增长反应速率常数

,表征链自由基向单体转移的难易程度。

呈反时针排列,则构型就为S 。手性碳的上述表示法称为序旋标

7. 环缩醛

【答案】

环缩醛是在环中含有

8. 引发效率

【答案】引发效率是指引发剂分解后,用来引发单体聚合的这部分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或消耗总量的分数。另一部分引发剂则因诱导分解和笼蔽效应而损耗。

基团的环状化合物。

二、问答题

9. 无规、交替和嵌段共聚物在结构上的差别有哪些?

【答案】(1)无规共聚物:

聚合物中两单元(2)交替共聚物:

聚合物中两单元

无规排列,

而且

连续的单元差不

多,名称中前一单体为含量多的单体,后一单体为含量少的单体;

严格相间,名称中前后单体互换也可;

链段和另一较长的

链段组成的大

(3)嵌段共聚物:由较长的(几百到几千结构单元)

分子,名称中前后单体代表链段嵌合次序,也是单体加入聚合的次序。

10.确定某单体聚合是否具备活性聚合特征,需用哪些实验方法和数据?

【答案】(1

)用

测定聚合物端基是否存在引发剂残基;

(2)用合成实验并随时测定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是否随单体转化率的提高而呈线性增长;或是在第一种单体完全转化后,再加入第二种单体,观察其是否能继续增长形成嵌段共聚物;

(3)用凝胶渗透色谱(GPC )测定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否随转化率的提高而呈线性增长;所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是否接近Poisson 分布。

11.由适当方法台成下列聚合物,并注明聚合反应类型。

【答案】

12.什么叫聚合物的无规热降解?无规降解与聚合物的结构有何关系?举例说明容易发生无规降解的聚合物写出PE 无规降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1)对于一般聚合物而言,

其使用温度的最高极限为

第 3 页,共 33 页

,如超过可能发生

降解反应。聚合物在热的作用下大分子链发生任意断裂,使聚合度降低,形成低聚体,但单体收

率很低(一般小于

(3

),这种热降解称为无规降解。

13.用适当单体合成强酸型聚苯乙烯阳离子树脂,写出反应方程式。

【答案】

等。

(2)凡含有容易转移的氢原子的聚合物易发生无规降解,

无规降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14.聚合物有哪些命名法?最常用的是哪几种?

【答案】聚合物有5种命名法。其中前4种命名法为通俗命名法(或称习惯命名法),均为常用命名法,只有IUPAC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系统命名法不常用,一般用于新聚合物的命名和学术交流。

(1)“聚”+“单体名称”命名法:限用于加聚物,如聚氯乙烯、聚乙烯等。注意:聚乙烯醇中的“乙烯醇”只是假想的单体。

(2)“单体名称”+“共聚物”命名法:限用于加聚共聚物,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3)“单体简称+聚合物用途或物性类别”命名法:加聚物和缩聚物,如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酚醛树脂、丁苯橡胶、氯丁橡胶、涤纶、腈纶、尼龙-610(碳原子数的排列顺序按照“胺前酸后”的次序)。

(4)化学结构类别命名法:如聚酯、聚酰胺、聚氨酯、聚碳酸酯。

(5)IUPAC 系统命名法:以重复单元为基础的系统命名法。首先确定重复单元结构,然后排好重复单元中次级单元的顺序,再给重复单元命名,最后在重复单元前加一“聚”字。

第 4 页,共 3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