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贸易创造效应
【答案】贸易创造效应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取消关税,成员国由原来自己生产并消费的高成本、高价格产品,转向购买成员国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从而使消费者节省开支,提高福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一国看,以扩大的贸易取代了本国低效率生产;从同盟整体看,生产从高成本的地方转向低成本的地方,同盟内部的生产要素可以重新配置,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 发达国家
【答案】发达国家是指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经济机制成熟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包括日本),一般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 )成员。二战后发达国家经济得到巨大发展,它们的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1/5, 但其经济圈在世界经济中占有明显的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发达国家相互
3. APEC
【答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建议召开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亚太经济合作问题。经与有关国家磋商,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或APEC 。
二、简答题
4. 怎样认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变化趋势?
【答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变化趋势,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各个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制订的总体规划、战略方针及相应的经济政策。
(2)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变化趋势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①国有企业的私有化;②放松商品价格管制;③金融自由化;④产业结构的调整;⑤调整对外经济关系,实行从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变。
同时,还应做好: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重新定位;在继续放松管制、强化市场机制的同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制定更加完善的市场行为规则,促进经济政策与制度安排
的透明化、健全化、规范化,并避免过于仓促的自由化改革;在继续实施对外开放的同时,采取措施增加内需,促进内部资本积累,减少对外部市场和资金的依赖性,等等。
(3)除了上述经济体制与发展战略的调整外,还可以考虑以下一些对策:①充分认识自身在经济全球化中的被动性,协调好开放的步骤和速度;②增强国力,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③积极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5. 战后科技革命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它对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1)战后科技革命的基本特点
综观战后科技革命的形成与发展,与历史上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①全面性和世界性;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步发展,并形成科学一一技术一一生产一体化;③革新了机器体系、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④科技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
(2)它对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战后,以电子、新材料和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和不断扩展,其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战后各国和整个世界经济的一切发展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这次科技革命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引起了生产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推向信息社会。
6. 什么是经济体制?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有哪些特点?
【答案】(1)经济体制的含义
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各种经济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方式。
(2)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的特点
①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特点:政府尽量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充分鼓励自由竞争,政府主要是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间接调控、依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管。也可以将这种模式称为“政府监管型市场经济”。
②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经济増长与社会福利并重。也可将这种模式称为政府引导型市场经济。
③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特点:政府运用严厉的规则要求企业遵守市场规则,利用利益机制诱导企业行为,使用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行政指导使企业尊重政府的意图,即通过有效的官民协作来实现政府规划的经济发展目标。
三、论述题
7. 如何评价欧共体(现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和单一货币政策?
【答案】(1)欧共体(现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
欧共体之所以要制定共同的农业政策,其原因主要有两点:①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欧共体各国农业结构落后,农民收入低且不稳定,需要加以扶植;②平衡成员国利益的需要,
即平衡联邦德国等国的工业利益和法国等国的农业利益的需要。关税同盟的建立,联邦德国等工业实力较强的国家在工业品市场和工业品竞争力方面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而法国等工业实力较弱而农业发达的国家,从中获益有限。通过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利益分配上的不均衡。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使欧洲农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一直依靠进口的粮食,迅速达到了自给有佘;过去经常大幅度波动的市场,迅速得到了相对稳定;农业人口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使农业部门成为欧共体一体化程度较高的一个部门。共同农业政策成为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大基石。
(2)欧共体(现欧盟)的单一货币政策
欧元的成功启动,是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世界货币结构最为重大的变化,表明欧洲经济联盟向货币统一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建立真正的欧洲联盟奠定了重要基础。货币联盟的主要特点是确定一个以共同政策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货币区域。它要求货币可完全自由兑换、资本交易充分自由化、银行业和其他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消除由于汇率不稳定造成的货币波动,协调包括预算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联盟的实现和统一货币的诞生将推动欧洲经济向纵深发展,它有助于增强欧洲市场的凝聚力,促进欧盟经济和内部贸易的发展。企业可在充分比较各成员国税收政策、劳动力价格、工作效率、规章制度、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欧元区范围内的资产优化组合。而作为欧元区的消费者对同一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可在比较价格的基础上做出较为满意的选择。因此,欧元的启动必将导致欧盟内部新一轮的优胜劣汰的竞争,使企业进一步趋向联合化、大型化,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跨国集团,有效地抗衡美国和日本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