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大学心理学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费希纳定律
【答案】心与身之间的联系法则可以用物质刺激与心理感觉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说明。他通过实验发现,
感觉强度的增长同刺激量的增长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对数关系。
S 代表感觉强度,C 代表适应任一不同感觉领域的常数,R 代表刺激强度,Ro 是阈限刺激度。
二、简答题
2. 如何对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和分析?
【答案】(1)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贡献:
①开辟了现代心理学研究人类心智的新方向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冲破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禁锢,使心理学从只研究外部行为转向研究内部心理机制,开辟了现代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活动机制的新方向。
②关注高级认知过程的研究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更侧重于研究理解、学习、问题解决、推理及决策等高级认知过程和复杂的认知行为,这对于理解人类认知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③运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先进的研究工具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吸收了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并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来综合地研究认知过程的复杂心理活动,体现了信息加下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下具的现代最高水平,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④强调认知主体的能动作用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强调认知主体的能动作用以及认知主体既有的经验、知识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作用,这对于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本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⑤试图统合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企图把全部认知过程统一起来,而且要把普通心理学各个领域统一起来,对这些具体领域的心理学研究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局限:
①把人仅仅看作像计算机一样的符号系统是不够的
计算机只能处理事实,而人是在生活于世界的过程中创造自身及事实世界的一种存在。计算机不能体现人的社会化,用‘智能”这个概念去说明人与机器的关系是不妥当的。
②在认知操作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对于人来说,计算机在认知操作方面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它只能模拟操作人的认知的一些
方面,而不能模拟操作人的全部认知活动。
③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仅把自己的研究范围局限于人的认知过程,忽视了对人的情感、意向活动、变态心理和心理治疗等领域的研究,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④忽视心理活动的整体性,不能承担统一心理学的重任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整体性、社会性、生物性的关注不够,因而未能综合研究人的心理活动。
3. 格式塔心理学是如何理解知觉现象的?
【答案】格式塔心理学家根据对知觉的大量研究结果,提出了如下一些形成一个良好格式塔的组织原则或因素:
(1)图形与背景:一般来说,图形是具有一定界线的组织比较严密的对象,背景则是没有界线的同一性的空间或时间;图形是被包围的比较小的对象,背景则是包围着的比较大的对象。图像与背景的区别越大,图形越突出而为我们所感知;反之,我们就越不容易把图形与背景分开。
(2)最短距离原则或邻近的原则:某些距离较短的或互相邻接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
(3)类似原则:互相类似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
(4)共同命运原则:一个整体中的部分,如果作共同方向的移动,那么这些作共同方向移动的部分容易组成新的整体。
(5)完形倾向性或良好完形原则:彼此相属的部分,容易组合成整体,反之,彼此不相属的部分,则容易被隔离开来。
(6)闭合的原则:一个有倾向于完形而尚未闭合的图形,容易把它看作一个完整的图形。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空间,也可适用于时间;不仅适用于知觉,也可适用于其他的心理现象。
4.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
(2)替代经验,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
(3)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巩固的。
(4)情绪唤醒,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
上述四种信息对效能期望的作用依赖于对其是如何认知和评价的。人们必须对与能力有关的因素和非能力因素对成败的作用加以权衡。人们觉察到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任务的难度、付出努力的程度、接受外界援助的多少、取得成绩的情境条件以及成败的暂时模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这些因素作为效能信息的载体影响成绩,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影响发生的。
5. 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有哪些贡献?
【答案】贡献:(1)对记忆进行数量化的分析。数量测定方法分析音节组的长度与学习速度的关系,发现音节组长及增加时,达到能正确背诵所需要的次数就急剧增加。
(2)对记忆保持的研究。保持与遗忘和时间的关系,结果是:学习以后经过的时间越长,保持越少,遗忘越多,不过遗忘的速度不是均衡的。根据爱宾浩斯实验所得的数据画成的曲线就是著名的遗忘曲线。
(3)对联想的实验研究。他对于在学习中联想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详尽的实验研究。他研究了直接联想和间接联想. 顺序联想和反向联想。
6. 感觉主义认识论和感觉主义心理学有什么区别。
【答案】(1)感觉主义的认识论认为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感觉主义的心理学认为一切心理过程都只是感觉的变相。
(2)感觉主义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他们相信人的认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感觉主义者贯彻了唯物主义,但在对待心理现象时,把心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复杂现象一概理解为感觉的变相,实质上和感觉没有差别。
7. 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弗洛伊德按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特征把欲力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口唇期(0~1岁)
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的发展是从嘴开始的,吮吸本能也能产生快感。通过口腔活动如吮吸、吞咽、咀嚼等,不仅满足了婴儿饥饿时的需要,而且这些活动本身也提高快感。在口腔期,婴儿通过与食物和食物提供者的协调活动,逐步产生了亲密感,开始把自己与现实环境区别开来。这种现实感的获得,标志着婴儿自我的诞生。自我的形成是口腔期最重要的成就。
(2)肛门期(1~3岁)
这一阶段幼儿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肛门的排泄活动成为力比多发泄的主要途径,肛门期的经验对人格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儿童主动控制自己,应付环境能力的增强,言语和思维的发展,他们的自我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3)前生殖器期(3~6岁)
此时,儿童的动欲区转移到了生殖器,并通过抚摸、显露生殖器获得力比多的满足。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时期儿童不仅对自己的性器官发生兴趣,有手淫行为,而且开始有了性别之分,在心中产生了有关父母的情绪冲突,即男孩心中的恋母(俄狄浦斯)情结和女孩心中的恋父(伊利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