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大学语文教育综合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叫口语交际? 说说听说教学与口语交际教学的联系和区别。

【答案】(1)口语交际的含义

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在特定的语境里,为了特定的目的,或基于一定的话题,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方式,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言语活动,是听说双方互动和交流的过程。口语交际具有应用的广泛性、表达的特定性、内容的随机性、形式的独特性、手段的多样性等特点。

(2)听说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的联系和区别

①联系

听说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口语交际教学开展之前,听说教学一般是分为听话和说话两部分进行,有着基本的能力要求和训练目标。口语交际教学作为对听说教学的深化和发展,更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和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②区别

a. 听说教学是两个分开的教学内容,而口语交际教学则以交际为核心,把二者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

b. 听说教学是单向的活动,在语文教育中只起着点缀作用,而口语交际教学则正式登台,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进行着双向或多向的互动的信息交流;

c. 听说教学更多地处于封闭的静态的语言练习环境中,而口语交际则力图通过人际交往的实践来磨炼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其更具现实性和动态性;

d. 听说教学立足点更多地集中在学校及课堂,而口语交际教学则把着眼点扩大到社会和生活,使之走进生活,贴近社会实际需要。

2. 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你觉得新型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答案】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与业务素质要不断更新,具体要求如下:

(1)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成为语文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设计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动态的课程理念,确定教师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给予教师以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自主权。这相应地要求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它面向社区资源、学校资源,面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背景,要求教师不仅要能因材施教,而且还要学会因材设教。语文综合性学习对语文教师的课程创新和教学创新提出了新要求。

(2)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拓展对教学本质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必须树立以下几个核心理念:

①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探究性的活动;

②教学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构建生活的过程;

③教学是师生身心全面互动的交往活动。

(3)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学会多重关注

①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

教师要拓展视野,从关注学生某一方面智力高低转变为关注学生不同的智力类型和多元智力的发展。

②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对间接经验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获得情况。直接经验同样是学生获得知识和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授受式的学习中,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听和记。而在综合性学习中,学习方式是多样化的、个性化的。对此,教师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并积极地引导。

④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体验和感受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学习时的一种心境。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验性学习,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时的心理情绪,为他们努力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和自信。

二、论述题

3. 联系教学实际,谈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过程和实施策略。

【答案】(1)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过程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活动准备阶段,进入问题(课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和问题求解阶段,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

①活动准备阶段

a. 要选择和确定活动主题或课题

学生选择和提出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或课题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问题意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能力的过程。

b. 要研制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案

研制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规划、组织能力的过程。在准备阶段,教师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研制活动方案.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活动的主题或课题;

第二,活动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或任务;

第三,活动的对象、情境、时间和地点;

第四,活动开展的步骤或过程;

第五,任务分工及具体要求;

第六,活动预期效果及成果呈现方式,相关条件与保障。

②进入问题(课题)情境阶段

进入问题(课题)情境,就是识别问题(课题)的关键所在。即对问题(课题)进行理解和分解,将问题情境与已有的知识基础或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③实践体验、问题求解阶段

这一阶段是综合性学习的关键。学生明确问题、进入问题情境之后,便要进入探索实践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主要包括:为解决问题收集、筛选信息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并实施执行直至检验结果,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沟通活动等。

④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将在独立探究或小组合作中所取得的学习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和发表。成果发表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书面呈现形式,也可以运用口头表达形式,可以是讨论、辩论、演讲、演示,也可以办展览、搞竞赛、出墙报等。

(2)组织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

①要努力追求个性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统一;

②要特别关注教育民主和资源共享;

③因材施教,因地制宣;

④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⑤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⑥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和闪光点;

⑦尽可能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社区学习资源较为丰富的文化场馆建立友好关系,以保障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实施综合性学习除了追求语文学科内部的听、说、读、写的结合,还应追求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衔接。

4. 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 试述语文课程资源的类型。

【答案】(1)语文课程资源的含义

语文课程资源是指语文课程编制及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直接性资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语文课程资源这一概念的认识也在小断发展完善,打破了语文课程资源即语文教科书或教学设备的狭隘的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的内涵与外延得以极大的拓展与丰富。

(2)语文课程资源的类型

①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这是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划分的。

a. 素材性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指能够直接成为语文课程及教学活动的素材甚至内容的那部分资源,如语文知识、技能、经验语文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b. 条件性课程资源

条件性课程资源指直接决定语文教学活动的范围和水平的那部分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地点、媒介、设备和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