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民族大学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声母
【答案】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称作“零声母”。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
声母,只作韵尾,如“gudng" (光)中的ngo 车甫音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2. 北方方言
【答案】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
①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②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广西西北③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
部,湖南西北角等;
④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3. 方言
【答案】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指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俗称地方话。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形成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 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例如,汉语中有北方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闽方言区、吴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七大方言区,每一方言下还有小的分支。
4. 四呼
【答案】四呼是指以唇形为标准区分韵母的四个类型。包括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
,完备十清人潘未《类音》,一直乎,合称四呼。“四呼”这一名称首见十明末无名氏《韵法直图》
沿用至今。四呼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韵母不是i 、u 、ü。和不以i 、u 、ü起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韵母是i 或以i 起头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韵母是u 或以u 起头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韵母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5. 词类
【答案】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现代汉语的词汇可以依此初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6. 借代
【答案】借代是一种曲婉表达意思的修辞方法,又称代称、代用。它是指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有关系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取代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五类:①特征、标志代本体,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②专名代泛称,如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 ③具体代抽象,即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括的事物,如“你该记得从前那些烂袄袄、皮裤裤的年月吧”; ④部分代整体,如“二孔明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
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⑤材料、工具代本体,如“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去商量”。
7. 语义指向
【答案】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它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语义指向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句法结构研究的是句子成分的组合关系。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组关系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我们在对状语的语义指向作静态分析时,状语的语义指向是确定的,而这种确定性是有深厚语义基础的。这决定于状语在深层结构中与其他成分的同现关系。
例如,“他唱响了家乡的民谣了”中的“响”的语义指向是“家乡的民谣”。
二、简答题
8. 排比的修辞效果是什么? 了解排比的结构形式对写作有什么好处?
【答案】(1)排比的修辞效果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法成分排列起来的一种辞格,它可以增强语势,突出语义,加深感情,提高表达效果。构成排比的各项往往有共同的提示语,因而节奏感强,和谐流畅。
(2)了解排比的结构形式对写作的好处
在写作中遇有内容不便于作总括叙述时,可以采用排比列举叙述; 有的虽然能作总括叙述,但为了加强语势,突出重点词语,也可采用排比句。排比多用于说理、抒情。用于说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于抒情,可以把感情发挥得淋漓尽致。
9. 解释下列各词的意义,指出它们的意义是怎样变化的。
本钱 走狗 讲究 空气 推销 贩卖
市场 运动 温床 背景 幼稚 上身
【答案】(1)“本钱”:
①用来营利、生息、赌博的钱财;
②比喻可以凭借的资历、能力。
——用比喻方法扩大词所指对象的范围。
(2)“走狗”:
①猎狗;
②受人豢养的助人作恶的爪牙。
——用比喻的方法扩大词所指对象的范围。
(3)“讲究”:
①讲求、重视;
②精美(由于讲求、重视而使之出现的好结果);
③(儿)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如“有讲究儿”)。
——用比喻的方法扩大词所指对象的范围。
(4)“空气”:
①地球的大气;
②一定环境中人感觉到的精神表现或特征。
——用比喻的方法扩大词所指对象的范围。
(5)“推销”:
①推广销路;
②贬称宣传某种理论、观念。
——用比喻的方法扩大词所指对象的范围。
(6)“贩卖”:
①买进货物后出卖;
②怀着骗人的目的做事或说话。
——用比喻的方法扩大词所指对象的范围。
(7)“市场”:
①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
②为了买和卖某些商品而与其他厂商和个人相联系的一群厂商和个人。 市场的规模即市场的大小,是购买者的人数。
——用比喻的方法扩大词所指对象的范围。
(8)“运动”:
①为求达到某种目的而奔走钻营;
②张罗、准备;
③鼓动;
④运行、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