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民族大学现代汉语(跨学科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 指事

【答案】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是中国古代“六书”之一。用这种造字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指事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如用三条线表示“三”; 一种是象形字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如“本”原义是树根,在“木”下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根的所在。

3. 平分阴阳

【答案】平分阴阳是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中的一个术语。指中古的平声调类字,根据声母的清浊分派入阴平、阳平两个调类。平分阴阳是中古汉语发展到近代汉语的过程中,在声调方面的三个主要变化之一。比如说现代汉语中的阴平“诗、超”和阳平“时、人”在古代都属于平声。

4. 次方言

【答案】次方言是方言的一个分支。汉语主要有一七种方言,分别是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赣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在七大方言内部又有不同的分支,这些分支即为次方言。例如官话方言下属的次方言有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它们都具有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如西南官话的古入声字归阳平,华北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而言,古入声字归入四声。

5. 辅音

【答案】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也称子音。

6. 语法功能

【答案】语法功能是指语法单位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与相互之间的组合能力。不同的语法单位,语法功能不尽相同。例如,语素的主要语法功能是构成词,词的语法功能是构成短

语或句子,短语的语法功能是构成句子。语法一般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自然语法的规则,二是指关于研究语法规律的语法学。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类:词法指的是词的构造和形态的规则; 句法指的是词构成句子的规则。

7. 动态助词

【答案】动态助词是指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行为的进程状态的助词,又称时态动词。动态指的是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是处在哪一点或哪一段上。它可以表示事件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动态。动态又称为“体”或“情貌”。常用的动态助词有着、了、过等。“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即有时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有时表示动作结束之后的状态在持续。“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

二、简答题

8. 下面词语中的“球”,哪些是指足球的? 在后面的括号中填上“√”号。

角球( ) 扣球( ) 点球( ) 抽球( )

任意球( ) 三分球( ) 头球( )

【答案】角球(√) 扣球( ) 点球(√) 抽球( )

任意球(√) 三分球( ) 头球(√)

9. 写出并读准下面《太平歌》和《采桑歌》每个字的声母,并按发音部位重新排列。

[1]子夜久难明,喜报东方亮。

此日笙歌颂太平,众口齐欢唱。

[2]春日起每早,采桑惊啼鸟。

风过扑鼻香,花落知多少。

【答案】[1]

(1)双唇音:b , m

(2)唇齿音:f

(3)舌尖前音:z , c.s

(4)舌尖中音:d , t , n 、I

(5)舌尖后音:zh , ch , sh , r

(6)舌面前音:j , q , x

(7)舌面后音:g , k , h

(8)零声母:

[2].

(1)双唇音:b , p , m

(2)唇齿音:f

(3)舌尖前音:z , c , s

(4)舌尖中音:d , t , n , I

(5)舌尖后音:zh , ch , sh 、r

(6)舌面前音:j , q , x

(7)舌面后音:g , h

10.使用成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必须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成语的实际意义,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意义;

(2)必须正确地理解成语结构的凝固性,要沿用成语结构的原型,不能随意变换或更改它的构成成分;

(3)必须读准成语的字音和写对字形,读错字音或写错字形,都会使成语改变意义或成为不规范的语言现象。

11.什么是语体?

【答案】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它是修辞规律的间接体现者。根据交际目的不同,语体可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

12.试述词汇在语言中的地位。

【答案】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1)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建筑材料就不能盖房子,没有词汇就不能造句子。语言是用一个个词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造出种种句子进行交际的。

(2)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词汇反映着社会发展和语言发展的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3)就一种语言来讲,其词汇越丰富越发达,语言本身也就越丰富越发达,表现力也就越强。现代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首先就因为它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

13.比较下面各组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A 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