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806普通生物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就地保护。

【答案】就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就地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等。就地保护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 代谢。

【答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所有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

3. 解偶联剂。

【答案】解偶联剂是指能消除类囊体膜或线粒体内膜内外质子梯度,解除磷酸化反应与电子传递之间偶联的试剂。

4. 特异性免疫。

【答案】特异性免疫又称免疫应答,是指如果入侵者突破了身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就会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性反应。

5. 分解者。

【答案】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再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来制造有机物。

6. 现代综合论。

【答案】现代综合论是综合了生物学各学科,特别是种群遗传学的成就,基于渐进化、自然选择和种群思想,符合已知的遗传学机制,且考虑到环境因素作用的进化理论。现代综合论又称为现代达尔文主义。

7. 碳反应。

【答案】碳反应是指光合作用中的酶促反应,即发生在叶绿体间质中的同化

第 2 页,共 45 页 反应。

8. 干扰素。

【答案】干扰素是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所产生的能抵抗病毒感染的一组蛋白质。

二、填空题

9. 卵生动物排泻的废物是_____,胎生动物是_____。

【答案】尿酸;尿素

【解析】尿是人类和脊椎动物为了新陈代谢的需要,经由泌尿系统及尿路排出体外的液体排泄物。陆生动物必须节水,排泄物主要是尿酸和尿素。尿酸是鸟类和爬行类的主要代谢产物,微溶于水,易形成晶体,排泄尿酸对卵生动物最有利,卵生动物的胚胎在卵壳内发育,代谢产物如果是氨或尿素会使胚胎中毒而死。尿酸是固体沉淀,不影响体液的渗透平衡,对胚胎无害。胎生动物胚胎发育时有尿囊,尿素易溶于水,毒性小,可在尿囊中储存一段时间。

10.听小骨的作用是传导和_____声波。

【答案】扩大

11.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是指_____。

【答案】脑和脊髓

12.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与下个神经元的_____接合形成__________,这个部位受生物电刺激主要产_____生出使生物电继续往下传。

【答案】突起或胞体;突触;神经递质

13.含副交感的脑神经是哪三对:_____、_____、_____。

【答案】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

【解析】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分为脑部和骶部。脑部的中枢位于脑干内,称为副交感核,发出纤维走行在第3、7、9、10对脑神经内,即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14.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

【答案】核小体

【解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用实验手段将细胞核涨破,使其中染色质流出并铺开,在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染色质成串珠状的细丝样。小珠称为核小体,其直径约为10nm 。核小体之间以1.5〜2.5nm 的细丝相连。核小体的核心部分由8个或4对组蛋白分子所构成和,DNA 分子链缠绕在核小体核心的外围。组蛋各2个)

白H1在核小体核心部分外侧结合DNA ,起稳定核小体的作用。各核小体之间也是由这同一DNA 分子连接起来,连接核小体的部分称为连接DNA 。一个核小体上的DNA 加上一段连接DNA 共有146个碱基对,构成染色质丝的一个单位。细胞分裂时,染色质进一步浓缩成为光学显微镜下

第 3 页,共 45 页

可看见的染色体,再见其细胞中染色质一般都不形成这样粗大的染色体。

15.与凝血有关的维生素是_____, 与钙的吸收有关的维生素是_____。

【答案】维生素K ; 维生素D

【解析】维生素K 促进血液凝固。通常人肠道中的细菌能合成维生素K , 足够人体之用,但若肠吸收脂类和脂溶性物质的机能发生障碍,就可出现维生素K 缺乏症,如出现大出血,血凝缓慢的现象。维生素D 是类固醇物质,有多种形式,最重要的是维生素

素D 主要来源于蛋黄、奶和鱼油中。各种维生素D 都有促进

维生素D 。

16.精卵接触时引起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精卵识别;顶体反应;皮层反应;雌雄原核结合

【解析】哺乳动物的受精在输卵管内进行,受精是指卵子和精子融合为一个合子的过程。包括精子获能、精卵识别、顶体反应、皮层反应和雌雄原核结合几个过程。

(1)精子获能:刚射出的精子不能立即使卵受精,必须在雌性生殖道(子宫和输卵管)内停留一段时间,才能获得受精能力,这个过程称为获能,获能后的精子才能使卵子受精。

(2)精卵识别:获能的精子游向卵子,顶体泡中的蛋白质分子与卵黄膜上受体结合。

(3)顶体反应:精子的头部有一个单倍体的核,在核的前端有顶体,当精子接触到卵子时,其顶体破裂,释放顶体酶,溶解卵外的放射冠,露出透明带,然后精子穿过透明带,进入卵内。

(4)皮层反应:精子一旦与卵子接触,卵子本身也发生一系列的激活变化,表现为皮层反应、卵质膜反应和透明带反应,从而起到阻断多精受精和激发卵进一步发育的作用。

(5)雌雄原核结合:精子入卵后,头部膨大形成雄原核;卵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排出第二极体,并形成雌原核。此后,雌、雄原核移向卵的中央,相互靠近,核膜消失,染色体混合,完成了受精过程。

17.调控糖酵解的关键酶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解析】糖酵解是葡萄糖氧化的第一步,其最终产物是丙酮酸,反应在细胞质中发生。反应分为两个阶段(9个反应):第一阶段(前4个反应)是将葡萄糖转变为2分子3-磷酸甘油醛,消耗2个ATP ; 第二阶段(后5个反应)是将2分子3-磷酸甘油醛转化形成2分子丙酮酸,第二阶段有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共生成4分子ATP 。其中有三步反应是不可逆反应:葡萄糖经己糖激酶催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经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丙酮酸激酶生成丙酮酸。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这三个酶调节着糖酵解进行的速度,被称为关键酶。

第 4 页,共 45 页 (麦角钙化固醇)。维生的吸收和骨骼生长的功能。食物中缺乏维生素D 会导致彻偻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紫外光照射能使皮肤中的固醇类物质转变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