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43普通生物学[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异染色质。
【答案】异染色质是指在有丝分裂完成之后,约有10%在整个间期仍然保持压缩状态的染色质。异染色质在分裂期和间期的着色力相同。当用标记的尿嘧啶作为细胞合成RNA 的前体,然后进行细胞固定、切片和放射自显影分析,发现异染色质不能被标记,表明它们可能没有转录活性。不过,有证据表明某些基因位于异染色质区。另外也并非所有无活性的基因和不转录的DNA 区,都是异染色质区。
2. 遗传变异现象。
【答案】遗传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常常相似的现象。变异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异的现象。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的进化中同等重要。
3. 异配生殖。
【答案】异配生殖是指形状、结构相似,大小和行为不同的两个配子结合过程。
4. 次缢痕。
【答案】次缢痕是指除主缢痕外,在染色体上其他的浅染缢缩部位。
5. 种群。
【答案】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6. 生物群落的结构。
【答案】生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在空间的水平分化和镶嵌现象。
7. 营养级。
【答案】营养级是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种的总和。
8. 性状分离。
【答案】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二、填空题
9. 新的表现型可以不通过_____, 只通过基因重组就可产生。
【答案】突变
10.生物离不开水,主要由水的以下特性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极性分子;良好溶剂;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比热高;固态比液态密度低
11.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胞体向外延伸形成许多突起。这种突起可分两种,一种为树状多分支,称为_____,另一种细而长,称为_____。
【答案】树突;轴突
12.动作电位的特点是_____反应,即:或者不能产生,一旦产生始终以_____传遍整个神经细胞。
【答案】全或无;恒定大小
13.蛙的卵裂为_____等的_____分裂,原肠胚的形成是由于_____与_____相结合的结果造成。
【答案】不均;完全;外包;内陷
14.转录过程中信使核糖核酸分子是按_____的方向延长的。 【答案】
端移行,通过碱基互【解析】转录是指以DNA 为模板通过RNA 聚合酶使碱基互补配对合成RNA 的过程。转录是以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RNA 聚合酶沿这一条模板DNA 的
补配对合成RNA 单链。RNA 聚合酶只能在RNA 的
15.光合作用可分为两个阶段:_____和_____,分别在叶绿体的_____和_____中进行。
【答案】光反应;碳反应;类囊体片层;基质
【解析】光合作用是指自养生物将光能转换为有机分子的化学能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主要是将光能变成化学能并产生氧气,在叶绿体类囊体片层中进行,包括水A TP 及NADPH 的生成等;的光解、的释放、碳反应主要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将和NADPH
转变为磷酸丙糖(以后会转变为各种糖类)的过程,包括的固定还原以及的再生。
16.人和动物进行异养生活,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六种。
【答案】水;矿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
【解析】营养素是指食物中能够被异养生物(人和动物)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包括水、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六大类。
端连接新的核苷酸,说明mRNA
分子是按方向延长的。转录是遗传信息从DNA 向RNA 传递过程,也是基因表达的开始。
17.果实就是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构成的。
【答案】果皮;种子
18._____是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他于1866年在布隆博物学会会刊上发表了题为_____的划时代论文,他否定了当时流行的_____学说,并发现了遗传中_____和_____两大定律。
【答案】孟德尔;“植物杂交实验”;融和遗传;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
三、选择题
19.爬行类的高级中枢位于( )。
A. 大脑
B. 间脑
C. 中脑
D. 小脑
【答案】C
【解析】A 项,爬行类的脑比两栖类发达,大脑半球增大,虽然纹状体仍占大脑的大部分,但大脑表面开始出现由灰质构成的大脑皮层(新皮质)。B 项,间脑小,顶部的松果体发达,很多种类已发展有具感光作用的顶眼。顶眼对变温爬行动物有效地利用阳光热能有重要意义。C 项,中脑的视叶与两栖类相似,是高级中枢。D 项,爬行类的小脑内部开始出现神经核团,这标志着小脑联系增多。从爬行类开始,已有少数的神经纤维自丘脑伸至大脑。这是把神经活动的综合作用从中脑向大脑转移、集中的开始。
20.(多选)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化学感受器是( )。
A. 颈动脉体
B. 主动脉体
C. 颈动脉窦
D. 主动脉弓
E. 右心房
【答案】AB
【解析】化学感受器是指能感受溶于水的化学物质的感受器。心血管活动调节有关的感受器主要有化学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AB 两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分别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和主动脉弓区域,是能感受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变化的化学感受器。CD 两项,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壁有对牵张刺激敏感的压力感受器。E 项,右心房中有容量感受器。
21.下面哪对生物之间的关系是互生关系?( )
A.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
B. 大肠杆菌和蛭弧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