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806普通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单性结实。

【答案】单性结实是指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就发育成果实的现象。单性结实过程中,子房不经过传粉或任何其他刺激,便可形成无籽果实,称为营养单性结实,如香蕉。若子房必须通过

,如以马铃薯的花粉刺激番诱导作用才能形成无籽果实,则称为诱导单性结实(或刺激单性结实)

茄的柱头可得到无籽果实。

2. 次缢痕。

【答案】次缢痕是指除主缢痕外,在染色体上其他的浅染缢缩部位。

3. 假种皮。

【答案】假种皮是指由珠柄或胎座等发育而成的,包在种皮之外的结构。如荔枝、龙眼果实内肥厚可食的部分。

4. 干细胞。

【答案】在一般情况下,特别对高等动物而言,随着胚胎发育,细胞逐渐丧失了发育为个体的能力,干细胞是指仅有的依然具有分化成其他细胞类型和构建组织与器官能力的少数细胞。

5. 断裂基因。

【答案】真核细胞的基因中,编码氨基酸的DNA 序列,常被一些内含子隔开,断裂基因实质是由一系列交替存在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构成。

6. 性染色体。

【答案】性染色体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7. 营养素。

【答案】营养素是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8. 着丝粒。

【答案】着丝粒是指染色单体上一段特殊的DNA 序列。

二、填空题

9. 真菌门中纲的种类最多的是_____。

【答案】子囊菌

【解析】真菌门依据有性生殖器官或有性孢子的特征,分为四大类:接合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其中子囊菌纲植物是真菌门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纲,约1950属,15000余种,分布广泛,在很多植物体和动物体上都能找到。

10.

人群中少数人的血型为_____性,其血浆中_____相应的抗体存在。

【答案】阴;无

11.血液凝集实质上是一种_____反应。

【答案】免疫

12.行为的适应性是指行为符合_____原则,即行为的_____大于其_____。

【答案】得失;收益;代价

13.肾上腺素分子与靶细胞表面的_____结合后,激活膜内面的腺甘酸环化酶,催化产生_____,后者则作为_____在细胞内继续传递信息。而固醇类激素的分子可直接进入靶细胞内发挥作用,存在_____活化的过程。

【答案】受体;第二信使;基因

14.新的表现型可以不通过_____, 只通过基因重组就可产生。

【答案】突变

15.哺乳动物排卵后,排空的次级卵泡演变为_____,它可分泌_____激素。

【答案】黄体;雌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孕酮

16._____是心脏的启搏器,_____是心脏的另一个启搏器。

【答案】窦房结;房室结

17.生物摄取营养物质的方式分为_____和_____。

【答案】自养;异养

【解析】生物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与能量的方式可分为自养和异养2种类型。

18.太古代距今_____亿年,当时的主要生物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38; 原始的细胞;原始藻类;细菌;蓝绿藻

三、简答题

19.简述人体对付病原体的侵袭主要三道防线。

【答案】人体对付病原体的侵袭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反应,即免疫应答。

(1)体表的屏障:通常病原体不能穿过皮肤和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管道的黏膜。皮肤

,病原体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而且皮肤中的皮脂腺分泌的油的表面有一层死细胞(角质细胞)

脂也能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第一道防线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

(2)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如果病原体突破体表屏障,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便会产生反应以对付任何侵犯人体的病原体,这种反应不是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

①局灶性炎症反应:当皮肤破损后往往引起局灶性炎症反应。它有4种症状:疼痛、发红、肿胀和发热。皮肤破损可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引起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进入受损伤的部位。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和中性白细胞一样,吞噬细菌,然后由其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它们消化。

②补体系统:简称为补体,是指在人体血液中有一个复杂的具有酶活性的血浆蛋白系统,大约含20种蛋白质。补体被激活后,通过3种方式发挥作用:补体蛋白质聚合形成孔道复合体,嵌入病原体的细胞膜,使病原体死亡;直接附着在细菌的细胞壁上,增加细菌被吞噬的概率;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促进炎症反应。

③干扰素:是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所产生的能抵抗病毒感染的一组蛋白质。产生干扰素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干扰素通过刺激自身和周围的细胞产生另一种能抑制病毒复制的蛋白质,从而抵抗感染。

(3)人体对付病原体侵袭的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0.简要回答现代生物工程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现代生物工程是以20世纪70年代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从传统生物技术发展而来。现代生物技术是用“细胞与分子”层次的微观手法来进行操作,不同于传统生物技术以“整体”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饲养、交配或筛选方式。

1944年Avery 阐明了DNA 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1953年Watson 和Crick 提出了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70年代初建立起来的DNA 重组技术是生命发展中的又一重大突破,诞生了基因工程,它大大推动了分子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的飞速发展。

以基因工程为核心,带动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的发展,在医药工业中、农业生产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21.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相互通讯的方式有哪几种?并说明其基本过程。

【答案】(1)化学通讯的含义:细胞可以分泌一些化学物质,如蛋白质或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调节其功能,这种通讯方式至细胞外,这些化学物质作为化学信号作用于其它的细胞(靶细胞)

称为化学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