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学校体育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心理训练

【答案】心理训练是指在训练中,有意识的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人特征实加影响,使他们学会在训练和比赛中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训练过程。

2. 学校体育

【答案】学校体育是指以增强学生体质、传递体育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过程,它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比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简答题

3. 组织复习课时应注意什么?

【答案】组织复习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应注意已掌握教材情况,对复习教材提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并应采取相应的教法措施来实现这一要求。

(2)由于以往掌握教材的程度和存在的问题不同,因此,复习课中,应在集体指导的基础上加强个别指导,并提出不同要求。

(3)教师在组织这种类型的课时,特别要注意精讲多练,合理加大课的运动负荷,增加练习次数和练习密度,尤其是对发展身体素质实效大的练习,要反复进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增强体质。

4. 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有什么负面影响?你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答案】(1)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应试教育是一种英才教育,它忽视了全体学生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工作的开展及体育素质的提高。

应试教育是一种应付考试的教育模式,它忽视甚至压抑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体育特长的发展。

应试教育是一种智育至上,知识中心的教育。它忽视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学习及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它严重挫伤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会摧残其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心理素质。

(2)学校体育贯彻素质教育的对策在学校体育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应采取以下的对策: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a. 要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意识和紧迫感。

b. 要提高对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c. 要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教书育人的观念,以生为本的观念和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观念。

树立全面的质量观

要树立正确的、多元的人才观,要正确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能把学生分为高、低、贵、贱。

加强体育课程与教材建设

a. 要对现行体育课程、教材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开展课程改革实验。

b. 要确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体育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

c. 要从国情、学校实际、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特征出发,体育课程内容改革。

注重体育能力的培养

a. 要注重培养学生内在的知识、态度、习惯以及自我发展健康的能力。

b. 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技能发展健康的能力。

c. 要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5. 体育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这些原则?

【答案】(1)学生主体性原则的要求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体育学习时,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全面性,要使学生了解身体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师在选择内容和方法时,要注意多样化,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开发教学内容的德育、智育、美育的多种价值。

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2)身心全面发展原则的要求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体育学习时,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全面性,要使学生了解身体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师在选择内容和方法时,要注意多样化,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开发教学内容的德育、智育、美育的多种价值。

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3)技能教学为主的教学原则的要求

防止体育教学竞技化。

应遵循技能学习规律。

要注意合理安排生理、心理负荷及其强度和量,同时也要注意休息方式的安排,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运动技能教学,要适当与相关知识教学、兴趣培养和能力发展、个性发展相结合。 (4)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的要求

教师应根据个体的不同兴趣来选择和安排多样化的教学。

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兴趣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同时也要注意全面发展。

(5)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的要求

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相结合。

要突出教会学生学习体育的方法。

注意特长培养,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6)全面效益原则的要求

结合体育学科特点,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多功能综合效应。

体育教学评价中,不仅要注意学生体质、体育知识技能的提高,而且要注意其道德、心理意志品质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

以全面效益作为指导思想,应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

6. 何谓课余体育?如何认识课余体育的地位?

【答案】(1)课余体育

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多种身体练习和多种方法,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多种形式内容的体育教育活动。

(2)课余体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

课余体育是学校课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教育不仅包括课内教育,而且还有课外教育。课余体育已成为学校课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组织形式。

课余体育是课外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和内容

课余体育与课外教育的其他形式和内容密切配合,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同完成学校课外教育的任务。

课余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不仅可以育体,还有益德、启智、促美等方面的功能。 (3)课余体育在现代体育中的地位

课余体育是实现现代学校体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体育课必须与课余体育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实现现代学校体育的目的,促进现代体育的发展。

课余体育是开展青少年儿童健身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课余体育以其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在青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了最基本、最便利的组织形式。

课余体育是发现和培养运动后备人才的重要渠道课余体育成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最主要的渠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