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变态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图式

【答案】图式是包含个体最基本信念和假设的认知结构,发展于早期的个人经验之中,影响着其他的信念、价值观和态度,并且影响当前信息加工过程。每个人有其特殊的系列图式,图式帮助人们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理解经验。图式有适应性的,也有非适应性的。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具有不同的失调的图式。在认知治疗中,评估和改变基本图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且因为图式在较早的个人经验中形成,所以图式的改变需要较长的时间。

2. 恶劣心境障碍

【答案】(1)恶劣心境是一种轻度的抑郁。这样的病人通常是忧郁的、内向的、审慎的,缺乏获取快乐的能力。此外,他们缺乏精力,自尊水平低,有自杀的想法,饮食、睡眠和思维都存在紊乱,与抑郁症很相似,只是其症状还不是那么严重或不够多。它的发病率约是抑郁症的一半。

(2)恶劣心境的四种情况

①抑郁性疾病前驱期的抑郁变种;

②抑郁性疾病急性发作后的不完全缓解;

③对长期存在的社会或个人问题的反应;

④人格障碍的抑郁类型。

(3)DSM-ⅠV 对心境恶劣的诊断标准

①在至少2年内的多数日子里,一天内大多数时间出现抑郁心境。

②在抑郁时,至少表现出下列2项:

a. 食欲差或食量过多;

b. 失眠或睡眠过多;

c. 精力不足和疲劳乏力;

d. 自我估计过低;

e. 注意力集中差和难以做出决断;

f. 感到绝望。

③在此障碍的2年病期中(儿童或青少年为1年),没有一次A 或B 症状消失长达2月以上。 ④在此障碍的2年病期中(儿童或青少年为1年),从无重性抑郁发作,即不可能归于慢性重性抑郁障碍。重性抑郁障碍,部分缓解。

⑤从没有过躁狂发作、混合性发作或轻躁狂发作,也从不符合环形心境障碍的标准。

⑥此障碍并非发生于某种慢性精神病性障碍,例如精神分裂症或妄想性精神障碍。

⑦这些症状并非由某种药物或一般躯体性情况导致的直接生理效应。

⑧这些症状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和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

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答案】注意缺陷或多动障碍(ADHD )是在儿童和青少年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

最初曾采用镇静类药物治疗注意缺陷,但其反而使症状恶化了;相反,使用精神兴奋类的药物,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之后,人们认为是大脑的损伤造成了儿童多动等症状。许多患此障碍的儿童并未被发现有脑损伤的病史或特征,并且许多有脑损伤的儿童并未表现出多动的症状,因此脑损伤与多动症状之间并没有因果联系。至80年代,DSM-III-R 才正式将此障碍命名为注意缺陷。

从性别上看,患病人群中男性要显著高于女性。ADHD 在8岁之前的起病人数最多,之后就越来越少。ADHD 还常和其他障碍共病,如对立违抗障碍。ADHD 的一些症状在成年之后可能还有残余存在。

(1)临床表现和诊断

①孩子总是过度兴奋、冲动,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会走路后,往往会以跑代步,在房间乱跑,四周的东西都非碰不可,家长会觉得他们好喧闹和捣乱,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在学校其表现更为明显,他们不停地做符种小动作,干扰其他同学学习。他们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一样,甚至到睡眠时亦不愿意安静。这样的情况可能被诊断为ADHD 。

②DSM 中ADHD 有三种亚型:混合型,注意缺陷为主型和多动一冲动为主型。

③表现

a.ADHD 的患者在社会功能上通常会有很大损害:

b. 因为冲动和多动,在和父母相处上有问题,家庭气氛是对立的。家庭冲突和消极的父母子女互动经常会影响干预的效果。

c. 患ADHD 的儿童虽然可能表现得健谈和友善,但是可能因为忽略信息而误解别人的意思。因此他们与同伴的关系会受到影响。

④ADHD 患者的学业表现也会严重受损,会表现出某种学业能力缺陷。

⑤从智商上看,ADHD 患者既有高智商也有低智商,更多的人处于平均水平,但他们在智力测验中往往得分较低,这可能与他们在进行测验时未能专注回答问题有关。

4. 精神病

【答案】精神病即指精神障碍中患者的心理功能严重受损,自知力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并保持与现实的接触的一组情况。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妄想障碍)和某些(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心境障碍。精神病有三个特点:①现实检验能力严重受损;②社会功能严重受损;③缺乏症状自知力。精神病属于临床医学中精祌病学的研究范畴。

5. 精神障碍

【答案】精神障碍,又译心理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或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老年痴呆等,属于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

6. 分离性焦虑障碍

【答案】分离焦虑障碍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在青春期之前的发病率为3.5%。女童的发病率为男童的将近两倍。严重的儿童可能不能上学或参加户外活动。因为儿童经常出现躯体症状,所以通常接受多次躯体检验。

症状:有分离焦虑的儿童时刻都在担心和家人分离或家人遇到不幸,他们拒绝和家人或其他依恋的人分开,如果分开就会让他们惊恐不已;做和分离有关的噩梦;可能表现出与焦虑相关的躯体反应,如头痛、胃痛、恶心,这些反应在不得不分开的时候会格外明显。

连续4周出现以上情况,就可能被诊断为分离焦虑障碍。

7. 焦虑

【答案】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

(1)焦虑与恐惧情绪相近,不过恐惧是面临危险时发生,而焦虑发生在危险或不利情况来临之前。

(2)焦虑与烦恼不同,烦恼主要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而言,而焦虑是指向未来的。

8. 唐氏综合征

【答案】唐氏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障碍,是由于多1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智力低下,也称21三体综合征。婴儿患此病的可能性与其出生时父母亲的年龄成正比,尤其是母亲的年龄越高,出现此种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就越大。孕妇可在怀孕10周以后接受绒膜绒毛取样或羊膜穿刺检验,检测唐氏综合征。

患病儿童的生理特征:杏仁形斜眼、眼睑厚重、睑部和鼻子扁平、宽大、舌头过大、手掌厚实、手指粗而短。唐氏综合征患儿的体貌异常程度与其精神发育迟滞程度几乎没有关系。

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儿童通常可以通过培训学会自理,学习一些适应性的社会行为以及常规行为,并可从事简单的工作。患儿的社会关系水平通常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一智商水平和支持性的家庭社会环境。

9. 经典条件反射

【答案】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狗的唾液分泌实验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的概念。条件反射是以前的中性刺激(CS )在通过与无条件刺激(US )的多次结合出现而获得的引发生物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经典条件反射这个过程不是盲目的或自动的。只有条件刺激先于无条件刺激出现,而且两者时间间隔比较短时才能形成。

(1)习得: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配对出现之后,条件刺激单独出现就会引发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