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实验中,支持情绪后天习得观点的是( )。

A. 华生的小艾尔伯特恐惧实验

B. 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评估实验

C. 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系列实验

D. 哈罗(H.F.Harlow )的恒河猴依恋实验

【答案】A

【解析】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曾因为“小艾尔伯特的恐惧实验”备受争议。起初,小艾尔伯特是一个心理和生理上都很健康的婴儿,对许多动物和物体都感兴趣,愿意接近它们,并不时触摸它们,从没表现出丝毫的恐惧。恐惧实验后,艾尔伯特对白鼠产生了极度恐惧,他开始号啕大哭,转身背对白鼠,向远离它的方向移动。对于一种物体从没有恐惧到产生恐惧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这个实验支持了情绪后天习得的观点。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评估实验支持的是情绪的认知理论,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系列实验支持的是情绪的两因素理论,哈罗的恒河猴依恋实验旨在研究猴子的依恋。

2. 能够反映估计量精准性的统计量是( )。

A. 标准误

B. 标准差

C. 方差

D. 四分位差

【答案】A

【解析】标准误用来衡量抽样误差。标准误越小,表明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值越接近,标准误是统计推断可靠性的指标。因此选A 。

3. 演讲采用的言语形式主要是( )。

A. 书面言语

B. 内部言语

C. 对话言语

D. 独自言语

【答案】D

【解析】根据人类的言语活动,把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是用来与他人进

行交际的言语,表现为外显的、他人看得见或听得见的语音或文字符号的言语。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书面言语是个体以文字形式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对话言语是指由两个或几个人直接进行交际的言语活动。独白言语是指由个人独自进行并完成的言语。讲演、授课、作报告等,都是独白言语。内部言语是一种伴随个体思维活动和感情的不出声的言语。根据题意,演讲是由个人独自进行并完成的言语活动,它要求连贯、前后呼应、语法结构严谨、完整。具有逻辑性,这样才能系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4. 根据测验中不同维度或分测验的导出分数,绘制形成的折线图或柱形图称为( )。

A. 结构图

B. 碎石图

C. 剖面图

D. 茎叶图

【答案】C

【解析】剖面图是根据测验中不同维度或分测验的导出分数,绘制形成的折线图或柱形图。

,它的思路是将数组中的数按位数进行比较,将数的大小基本不变或变化不茎叶图又称“枝叶图”

,将变化大的位的数作为分枝(叶),列在主干的后面,这样就可以清大的位作为一个主干(茎)

楚地看到每个主干后面的几个数,每个数具体是多少。

5.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答案】C

【解析】知觉理解性是个体在知觉过程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并用语词加以概括标志以赋予其意义的组织加工过程。A 项,知觉选择性是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B 项,知觉整体性是个体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D 项,知觉恒常性是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的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其知觉映象的过程。根据题意,同一个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知觉经验背景的人对它的组织加工是不同的,由此形成的知觉经验也就会存在差异。

6. 研究人与机器相互作用问题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

A. 管理心理学

B. 社会心理学

C. 工程心理学

D. 实验心理学

【答案】C

【解析】工程心理学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也就是人与机器的相互作用,因此答案是C 。

7.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层次性

D. 动力性

【答案】C

【解析】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要和社会要求的反映,是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马斯洛把需要层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需要层次按由低到高不同层级排列,人的需要开始于基本需要,逐渐满足后达到最高层次,即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8. 内控型学生通常将个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 )。

A. 能力高低

B. 努力程度

C. 运气好坏

D. 任务难度

【答案】B

【解析】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个体通常将成败归结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运气好坏和任务难度等四个因素。其中,能力高低是内部不可控的因素,运气好坏和任务难度是外部不可控的因素,只有努力程度是内部可控的因素。因此,当个体在长期的成败过程中形成内控型的归因风格时,他通常将个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程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

9.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

A. 概化理论

B. 经典测验理论

C. 层面理论

D. 项目反应理论

【答案】D

10.语法知识的学习促进了语言的表达。这种迁移现象是( )。

A. 陈述性知识对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B. 陈述性知识对程序性知识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