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蟋蟀的科学分类已经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研究方法也由传统的形态分类发展到如今的综合分类。核酸分类学是综合分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RAPD(随机扩增多肽性DNA)技术因为简便快速,可以在无任何生物学背景的情况下,对物种进行多态性分析等诸多优点为人们所重视。但蟋蟀总科的RAPD研究,在国内外还属空白。 本研究首次建立了蟋蟀总科的RAPD多态性检测方法。为了扩大研究范围,着重摸索了酒精浸泡标本基干标本的DNA提取及扩增技术。在此基础上,应用10种随机引物,对西北地区常见的3属7种蟋蟀进行了RAPD多态性检测,共筛选出两个引物S142、S8可以对七个种扩增出清晰的多态性片段,多态性片段共计58条,分子量在320bp-2400bp之间。 同种不同个体及性别之间存在差异,但皆小于种间差异;种内共有的多态片段在种的分类鉴定上有重要意义;种间共有片段的多少表明亲缘关系的远近。应用UPGMA(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对多态性片段进行聚类分析,构建树状图,聚类结果反映了各种群之间的亲缘关系,斗蟋属的亲缘关系较为复杂,明显分为两个支系。 此外,还应用8种随机引物,对分布于秦岭南北坡的三个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emma 进行了多态性检测。但由于我们的时间、经费有限,用于RAPD分析的个体数量及引物量都太少,无法得到具有说服力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