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文学批评与当代文化建设

关键词:文学批评,当代文化建设的话语背景,文化阐释,策略,现实效应

  摘要

在行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际,面对世界总体文化格局中,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化语境下当代人的文化生存样态,我们有必要在梳理和反思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重大实绩和严重失误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当代文化建设中,文学批评如何提高国人和民族整体精神文化素质更好发挥其重要社会职能的问题,并解决长期以来文学批判所面临的困难处境,使之真正走上规范化学术发展道路。本文的写作既是笔者带着问题意识展开探讨的一个初步的理论收获。 在中国,文化学批评的方法最早出现于本世纪三十年代,而其在八十年代获得从新勃兴之际,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才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至今还为走向成熟。文学研究的文化视角的建立,使当前文化学批评已形成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独具特色的轮廓性理论建构。本文在吸收踏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对之有所突破,并做出自己的理论建构。 这种新的批评方法突破了传统文学批评思维模式和方法的单向度性、封闭性和狭义性,兼容和综合了他们各自的理论优势,在广泛考察了文学与当代人的社会生活全面而深刻的联系的基础上,将文化域、文化层和文化史三个维向上的三种观念引入批评视域,坚持文化阐释的整体性、思辨性和现实效应的原则,以人的自由的实现为审美价值取向,从而开展批评活动。它旨在通过探索作为文化缩影的文学文本中的文化含义,在历史高度作出"人"的思考的中国是解读,达到对于当代人进行文化启蒙、帮助其塑造和培养坚定的人格力量之目的,以期形成全社会普遍的良好的文化环境,促使其共同参与民族文化创造、优化生存方式的活动。 诚然,文化学批评模式的理论建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系统化,也不以自身取消其他批评模式的存在,因而它并非"一劳永逸"。但无疑,区域我们当下现实的意义是应当特别予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