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51教育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答案】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指国民收入分配按其最终使用性质划分的积累资金与消费资金的比重及其内部构成,还包括按社会各阶层及社会集团划分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即它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

2. 师资优化组合

【答案】师资优化组合是指教师劳动力要素达到最优化组合和使用,即在合理的定员、定额和教师劳动效率指标基础上确定教师劳动的需要量。实现教师优化组合,关键在于确立合理的教师劳动定额和实现教职工编制的合理定员。一个学校办得好坏,从某种意义上讲主要取决于学校管理工作,而教师劳动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许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差,教师劳动管理工作落后,缺乏定量分析的科学标准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确定合理的教师劳动定额,把教师劳动管理纳入科学轨道,对于搞好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3. 教育结构

【答案】教育结构是指教育这个社会现象总系统各种子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即教育纵向子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教育横向子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教育结构具有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主要包括如下结构:教育人力结构,教育投资结构,教育级别结构,教育类别结构,教育形式结构,教育布局结构,教育体制结构等。

4. 劳动力价值

【答案】劳动力价值是指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包括: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③劳动力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劳动力价值取决于一国的经济文化水平、历史传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维持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范围、数量、构成是不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劳动力价值构成中,教育和训练费用所占比重在增大。

5. 高等教育的需求弹性

【答案】高等教育的需求弹性是指在一定收费水平的前提下,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变化1%,居民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变化的比例。研究表明,我国不同收入阶层的高等教育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差异显著,最低10%收入群体的高等教育弹性系数要远远高于最高10%收入群体,这也说明了低收入群体对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变化更为敏感,在制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承担能力,辅之以助学和奖学金政策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6. 教育经济学

【答案】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在一定生产关系条件下,通过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从劳动力再生产与教育训练的关系角度,从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智力、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关系的角度,以及教育内部经济效益发展规律,阐明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种作用要用数量统计的方法,确立并计算出具体数理模式和数量指标。

7. 教育投资

【答案】教育投资也称教育资源、教育投入、教育经济条件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用于教育、训练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智力水平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从投资对象来说,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投资,以培养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这是主要部分;二是用于成人教育的投资,以提高在职劳动力的智力水平,包括职工教育、农民教育、干部教育、知识分子教育,以及电大、函授大学和各种形式的业余教育的投资。从投资者即投资主体来说,教育投资主要包括国家投资、集体企事业单位投资和个人教育投资。教育投资具有周期性长、弹性大、长效性、间接性、多效性、高效性和特效性等特点。教育投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主要包括国家投资、社会投资和受教育者家庭或个人投资。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实行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团体和劳动群众多渠道筹集的方针。

8. 劳动简化法

【答案】劳动简化法是指将复杂劳动折合为简单劳动来计算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方法。根据马克思关于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的理论,为了计量在社会总劳动量中,由教育所培养的复杂劳动量对国民收入的贡献,需要将复杂劳动简化为简单劳动。具体简化方法有:①教育费用简化法;②教育程度简化法;③劳动报酬简化法;④劳动生产率简化法;⑤国民经济净产值简化法等。

二、简答题

9. 结合实际说明教育在科学技术形态生产力再生产中的作用。

【答案】现代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教育在科学技术形态生产力再生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是科学知识形态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具体分析如下:

(1)教育具有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学的社会功能

科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继承性。传递、积累和借鉴前人的科学成果,是科学本身发展和再生产的前提条件。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功能。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基础学科教学,使人类先前所积累起来的基本科学知识得以世代相传,为新的科学发明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教育还要不断发展科学,再生产新的科学,创造和开拓新的科学领域。例如,据有关材料介绍,美国大部分的科学研究单位和课题都在名牌大学里,美国许多新的科研成果是在高等院校取得的。以美国旧金山南部的硅谷为例,这里有半导体公司,专门从事生产先进的集成电路微型硅片、电脑和软件,在全世界半导体市场贸易额中,硅谷约占五分之一。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重要原因就是凭借斯坦福大学及研究院的科研力量,其中有些公司就是学院科研人员创办的,并且获得了许多新的科研成果。

(2)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

职业技术学校和工艺学是使科学变为技术,变为直接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工艺学,可以使手工工具转化为机器,完善生产工具,发展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社会生产力。现实中许多情况都说明了这一问题。例如,从国外引进一批新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国内技术力量有限,不会使用新机器,不懂新技术。这样实际上科学还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的一般条件,没有形成直接生产力。在这种情况下,由一些专家和技术人员创办的一个短期技术教育培训班,使许多人很快地就学会使用和推广,使已有的先进生产工具和先进技术投入生产过程,就可以直接提高劳动生产力。

(3)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有效形式

教育是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知识,经过有目的的选择、提炼、加工、概括并进行传递的过程。同时在传递过程中又有科学的讲授、传递方法和手段,因此效率比较高。所以说教育是科学知识传递和再生产的有效形式,通过教育可以大大缩短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目前世界各国特别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因为高等专业技术教育是再生产科学知识的重要阵地,它起着发展科学、推广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高等教育机构内有许多科研单位,具有较好的科研条件,它本身就是传递科学知识的场所,具有较好的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具有一支既能从事教学,又能从事科学研究并且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师资队伍。同时高等教育机构内系科专业和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学术和科研空气也很浓厚,再加之科研与教学可以相互促进,因此十分有利于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把高校办成教学、科研中心,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也是有利于科学发展的。

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各国都十分重视教育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制定了各项政策促进教育的发展,使其在科学技术形态生产力再生产中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10.影响教育的社会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教育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