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34教育经济学之教育经济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师劳动效率
【答案】教师劳动效率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在一定时间内所取得的教育成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教师劳动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水平。一名好的教师,应该通过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花费较少的劳动时间,同时也使学生花费较少的劳动时间,取得较大的教育成果。
2. 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
【答案】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是指教育费用在不同主体之间合理分担并实现补偿的机制。其实质是教育费用由谁承担,怎样承担,即各部门及利益相关者分配的比例问题。教育成本分担与教育成本补偿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教育成本分担主要指中央及各地方政府根据各自的财力状况、高校的实际情况对教育费用进行合理分担;而教育成本补偿则是由教育的受益各方根据各自收益多寡及支付能力大小对教育费用进行补偿。但二者所表达含义的内在性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相同的,即对教育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给予补偿,以满足教育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需要。
3. 教育的私人成本
【答案】教育的私人成本也称个人教育成本、私人教育成本。它是指学生家庭和个人受教育所支付的全部费用,以及因上学而失去就业机会必须“放弃的收入”的部分。其包括的内容:学生家庭所支付的学费;学生家庭或本人所支付的书籍文具和其他杂费;学生家庭或本人所支付的在校住宿费、交通费以及生活差距费;学生已满劳动力年龄因上学而失去的收入部分。
4. 复杂劳动
【答案】复杂劳动是指经过专门教育和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与“简单劳动”相对。在同样时间内,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创造较多的价值。因为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力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训练,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而具有较高的价值,也就能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因而,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产品,在价值上等于若干个简单劳动的产品。复杂劳动折合成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中通过商品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自发形成的。把由教育与训练形成的复杂劳动折算成简单劳动,是计量教育经济效益通常采取的方法。
5. 经济结构
【答案】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国民经济总系统中各子系统、各部分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具体说是指国民经济的各种成分、各个部门以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构成、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经济结构具有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宏观经济结构,生产关系要素结构,生产力要素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是指建立一个比较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各种自然资源,使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特别是农、轻、重、服务等各个产业部门能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活动良性循环的经济结构。
6.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答案】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指国民收入分配按其最终使用性质划分的积累资金与消费资金的比重及其内部构成,还包括按社会各阶层及社会集团划分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即它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
7. 劳动力价值
【答案】劳动力价值是指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包括: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③劳动力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劳动力价值取决于一国的经济文化水平、历史传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维持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范围、数量、构成是不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劳动力价值构成中,教育和训练费用所占比重在增大。
8. 教育体制
【答案】教育体制又称“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组织和管理教育的形式、方法和制度的总称。构成要素包括:
①教育决策体系。涉及各级政府、学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决策权的划分和相互关系。 ②教育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体系。涉及教育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方式。
③教育调节体系。涉及教育决策实现的形式、方法和手段,协调各教育决策者的利益和目标。
④组织体系。涉及教育决策实现的组织系统,包括各教育机构、教育单位的职责分工和相互关系。
内容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及教育投资的管理体制,各级各类教育的人事、劳动、工资管理体制,物资设备和财务管理体制,招生、培养、分配和就业体制,等等。
教育体制的实质在于解决如何组织和管理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培养问题。是国民经济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受一国的经济、政治体制制约,随一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体制的变革、变化而调整和改革。大体分两种类型:一为集权制类型,如法国;二为分权制类型,如美国、加拿大。
二、简答题
9. 简述教育规模经济的基本含义。
【答案】教育规模经济是指教育机构达到一定规模时,在资源利用效率上的提高。学校达到一定规模时,学校教师数、在校学生数和各项物质设备数的配置合理,将使培养学生的单位成本比其他规模的同类学校低,实现规模经济,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优。教育资源的整体性及不可分性使学校规模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则造成:①大量增加教学、生活服务设施;②师生之间接触机会减少;③学校行政管理规模过大,沟通及协调困难,行政人员服务支出增加,从而降低教育投资效率。规模过小,为保证教育质量,仍须开齐课程,配齐各科教师及相应的实验设备,教师和实验设施因学生人数太少而得不到充分利用,使教育投资效率降低。教师、教育
设施和学生的适度规模是形成教育规模经济的重要条件。学校的适度规模因学校级别、类别而异。
10.教育事业费按分配方向列为哪些项目?
【答案】教育事业经费按分配方向使用可以列为以下项目:
(1)高等学校经费。包括国家、省市、各部门和地方所属的独立的科学研究机构经费。 (2)科学研究经费。包括中等和高等学校结合教学开展的科学研究经费以及教育部门和各地方所属的独立的科学研究机构经费。
(3)留学生经费。包括经国家批准,由教育部门统一归国的出国和来华留学生的经费,为出国和来华留学生所办的专门学校经费。
(4)中等专业学校经费。包括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中等师范学校经费;教育部门、计划部门、财政部门、统计部门举办的各种中等专业学校经费。
(5)职业教育经费。主要是指教育系统举办的职业中学、农业中学、普通高中的职业班半工半读、半农半读中学经费。
(6)中学经费。主要指普通中学的教育经费。
(7)小学经费。主要指普通小学经费。
(8)幼教经费。主要指教育系统举办的幼儿教育经费。
(9)地方职业大学补助费、农民技术学校补助费。
(10)高等业余教育经费。包括教育部门举办的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夜大经费。
(11)初等中等业余教育经费。包括教育系统的业余文化学校、广播电视教育、函授教育和扫盲教育等。
(12)教师培训经费。包括教育系统的行政院校、教师进修院校、师资培训班、教师函授教育经费等。
(13)民办教师补助费。专指政府对农村县以下乡、村及城市市郊的民办教师补助。
(14)特殊教育经费. 包括教育系统举办的盲、聋、哑、弱智儿童学校及其他生理缺陷儿童和工读学校经费。
(15)其他教育事业经费。如教育部门直接开支的教学业务指导费。招生费、教材编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