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赣南师范学院心理学研究方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研究的质量
【答案】研究的质量:指一个研究在设计、实施和分析过程中防止和减少系统误差(偏向)及随机误差的程度。
2. 假设检验
【答案】假设检验:又称显著性检验,是用来判断样本与样本,样本与总体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还是本质差别造成的统计推断方法。
3. 区间估计
【答案】区间估计:是在一定概率保证下给出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所给出的可能范围叫置信区间,给出的概率保证成为置信度或置信概率。
二、简答题
4. 简述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过程。
【答案】编制心理测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编制目的,明确测量对象,测量的心理功能是什么,以及测量的用途。
(2)编订测量计划:确定测量覆盖的内容范围,以及在每个内容点上的权重。
(3)编辑测量项目:收集测量资料,选择测量项目的形式,编写测量的项目。
(4)预测与项目分析:通过预测来估计项目的难度与区分度,以进一步筛选项目。
(5)合成测验:选择合适的项目,编排项目并编制复本。
(6)测量的标准化:包括实测内容、实测过程、测量评分和解释测量分数的标准化。
(7)鉴定测量:确定测量的信度系数和效度系数。
(8)编写测量使用说明书:说明书应包括测量目的,功能,理论依据,测量内容和方法,评分方法,信度,效度等内容。
5. 如何理解两类错误? 试简要说明什么是小概率事件原理。
【答案】(1)两类错误:
①实际成立却否定了它,称弃真错误或I 型错误、型错误——即“错误地丢弃了真实的
:”,统计量z 值不论多大其尾端仍有概率,只是推断时将其作为小概率事件忽略不计了,做出正确结论的概率只有95%,而不是100%。
②实际不成立却接受了它,称取伪错误或II 型错误型错误——即“
错误地择取了虚假的
成立前提下x 真实抽样分布尾端被概率临界值截出的区域;x 原本
第 2 页,共 34 页 ”。注意,区域是在
来自于总体却因落入了的接受域而被误认为来自于
(2)小概率事件原理
通常认为某种事件在一次抽样中不会发生,称为小概率事件原理,它决定了推导结果是否和抽样事实发生矛盾从而零假设是否有误。确定是否接受零假设的小概率标准称显著性水平,
记作通常取或0.01显著性水平在抽样分布右侧截出一段区域。
6. 心理与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哪些?
【答案】(1)描述
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目的。在进行深入研究之前,正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现状是必要的,只有在正确描述了这些状况的基础上,才能揭示现象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成因。
(2)解释
解释是对心理现象或教育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做出说明。
(3)预测
预测是根据研究建立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和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做出推断的过程。
(4)控制
控制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最高目标,也是最难达到的目的。控制是指根据科学理论操纵研究对象某一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期的改变或发展。
总之,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前一项是后一项的基础。实施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可行的研究目的。
7. 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对于假设检验,其检验统计量的异常取值有2个方向,即概率分布曲线的左侧(对应于过小的值)和右侧(对应于过大的值)。
一般情况下,概率分布函数曲线两侧尾端的小概率事件都要考虑(即双侧检验)。如果事先有把握确定其中的一侧不可能取值,则仅需对另一侧的小概率事件进行检验即可(单侧检验)。
在用“查表法”进行统计推断时,基于单侧小概率事件检验的临界值表称“单尾表”,基于双侧小概率事件检验的临界值表称“双尾表”。除t 分布临界值表是双尾表外,大多数的检验临界值表均为单尾表。
在显著性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例如
进行统计推断。
在统计软件(如SPSS 或SAS 统计软件)给出的计算结果中,已标注出所计算的相伴概率是单侧还是双侧,对应于上述的单尾表和双尾表。
第 3 页,共 34 页 ,对于单尾表,单侧检验时仍使用进行统计推断,进行统计推断,
双侧检验则用双侧检验则用/2进行统计推断;对于双尾表,单侧检验时改用
8. 试以科学研究的特征来分析某些心理学的研究。
【答案】(1)科学研究的特征
a. 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b. 设计研究的方案;①系统性。科学研究是系统地进行研究,体现在:
c. 收集资料;d. 整理和分析资料;e. 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说。
②重复性。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可以重复的,即不同研究者运用同样或类似的程序和方法可以得出一样的结论。
③证伪性。任何科学规律和理论都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成立,逾越其适用范围,科学结论就会变成谬误。
④开放性,主要表现在:a. 多视角;b. 公开性;c. 可争辩性;d. 科学研究无禁区。
(2)心理学研究
巴甫洛夫进行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研究就体现了心理学研究的特征,巴甫洛夫先是观察到生活中狗分泌唾液的现象,继而查阅资料,提出假设,之后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提出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此后,华生在他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小艾尔伯格的实验,证明恐惧情绪后天习得的结论,也间接证明了巴甫洛夫实验是可证伪的和开放性的。
9. 相关量数包含哪几种? 分别简述其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答案】相关量数通常是对两组数据间关系的度量。两变量相关在取值上的表现是给定一个变量的值,另一个变量的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统计学上常用相关系数来度量变量间的相关程度,用相关分析来研究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它主要包括相关系数统计量的计算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1)相关系数的含义及相关类型
相关系数作为样本统计量常用r 表示,作为总体参数用表示,其取值通常在[-1,1]区间内。根据相关系数的取值可以区分出不同类型的相关关系(见表10-3)。相关系数只是一个顺序尺度数据,只能比较大小。
(2)皮尔逊相关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英国统计学家皮尔逊的积差相关适用于两列等距(及以上)数据,且要求数据总体呈正态分布,是考察线性相关关系的最常用方法。计算公式为:
其中
即x 与y 的协方差(covariance )。
积差相关的条件较为严苛,在其基础上发展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适用场合更宽泛,可用于两
第 4 页,共 34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